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2)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2)

ID:27159065

大小:969.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01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2)_第1页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2)_第2页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2)_第3页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2)_第4页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2)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培训李贵安2017.2什么是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范围凡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院外转运病人时发生的不良事件均属于主动报告的范围。医疗不良事件分类根据医疗不良事件造成后果的程度分为6类1.潜在不良事件:由于不经意或是及时的介入行为,而使其原本可能导致的不良事件或情况并未真正发生在病人身上。2.无伤害:事件发生在病人身上,但是没有造

2、成任何的伤害。3.轻度伤害:事件虽然造成伤害,但不需或仅需稍微的处理或观察;如捏伤、擦伤、皮肤小撕裂伤。4.中度伤害:需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但仅需要简单的处理;如缝合、夹板固定、冰敷、抽血检查、包扎或止血治疗。5.重度伤害:除需要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外,还需住院、延长住院时间或会诊等特别处理。6.极重度伤害:造成病人永久功能障碍或永久残疾,甚至死亡。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意义及时发现问题,避免纠纷发生有利医院进行医疗质量缺陷管理,完善工作流程,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有利于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制定相应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分级根据:事件

3、对患者影响程度决定Ⅰ级事件(警告事件)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Ⅳ级事件(隐患事件)不良事件的分级警告事件Ⅰ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Ⅱ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Ⅲ级事件隐患事件Ⅳ级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4、,遵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2、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遵循早发现早报告的原则,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如为一般医疗不良事件,科室负责人以书面形式在一周内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医务科/护理部核实后,报分管院长。严重不良事件(产生重度伤害及以上)或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事件的同时先口头上报相关部门,事后在24小时内补填《不良事件报告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3、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当事人、科室负责人、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5、。4、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认真填写“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并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科内讨论,对发生缺陷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事件的真实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对病区的医疗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订相关的防范措施。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5、科室负责人应在规定时间内将讨论结果分别上报医务科/护理部,一般不良事件由医务科/护理部提出处理意见,如属严重不良事件(产生重度伤害及以上),需提交医院医疗事故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造成不良影响时,相关部门应做

6、好有关善后工作。6、各科室应建立不良事件登记本,将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后果、主要责任人、原因分析、处理情况、改进措施等进行详细记录。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7、对主动、及时上报本科室不良事件的人员和科室,将根据不良事件的具体情况给予免责、减轻处罚;对主动、及时上报本科室或它科不良事件的人员,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100—500元奖励。8、对发生不良事件且隐瞒不报的科室和个人,一经查实,根据事件具体情况给予当事科室和个人相应的行政和经济处罚。9、不良事件报告范围详见《不良事件报告表》(见附表1),输液、输血不良反应及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按输液、输

7、血、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程序进行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处理流程不良事件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口头或电话上报职能科室(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设备科、总务科、政工科、保卫科)调查、分析、处理分析资料汇总医务科,按相关规定上报严重不良事件一般不良事件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原则保密性非惩罚性激励制度公开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时限早发现早报告一般事件(Ⅲ级事件或Ⅳ级事件)报告时限为24-48小时以内;严重不良事件(Ⅰ级事件或Ⅱ级事件)或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事件的同时先电话上报职能科,事后在24-48小时内补填《医疗安全(

8、不良)事件报告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部门医疗不良事件尚未发生纠纷的上报医务科,已有纠纷苗头的上报医务科并上报分管领导。护理不良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