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蜀道难学案(粤教版必修3)

4.5蜀道难学案(粤教版必修3)

ID:27159302

大小: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1

4.5蜀道难学案(粤教版必修3)_第1页
4.5蜀道难学案(粤教版必修3)_第2页
4.5蜀道难学案(粤教版必修3)_第3页
4.5蜀道难学案(粤教版必修3)_第4页
4.5蜀道难学案(粤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4.5蜀道难学案(粤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15蜀道难学案(粤教版必修3)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抚膺(yīng) 猿猱(náo) 石栈(jiàn) 崔嵬(wéi)B.吮血(shǔn)扪参(cān)咨嗟(jiē)万壑(hè)C.巉岩(chán)砯崖(pīng)喧豗(huī)飞湍(tuān)D.鱼凫(fú)萦绕(yíng)凋谢(diāo)山穴(xuè)解析:A项,“栈”应读“zhàn”;B项,“参”应读“shēn”;D项,“穴”应读“xué”。答案:C2解释下面加点的实词。(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2)百步九折萦岩峦 (3)扪参历井仰胁息

2、 (4)连峰去天不盈尺 解析:注意语境。答案:(1)指山的最高峰。(2)绕着。(3)摸。(4)距离。3下列加点的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手抚膺坐长叹(介词,用)B.所守或匪亲(有时)C.但见悲鸟号古木(只,仅)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介词,比)解析:B项,“有时”错,应为“倘若”。答案:B4默写。(1)诗中关于五丁开山故事的诗句是:        ,        。 (2)诗中关于登上峰巅而惊心动魄的诗句是:          ,          。 (3)展示蜀道溪水瀑流声响骇人的诗句是:          ,   

3、       。 (4)表现蜀中要塞剑阁易守难攻的诗句是:       ,       。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要注意“摧”“钩”“胁”“膺”“壑”等字的写法。答案:(1)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3)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4)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噫吁戯,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

4、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5诗的开篇连用感叹,有何作用?解析:“噫吁戯”是惊异之词。“危”“高”,极言蜀道高峻。感情豪放,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参考答案:这两句诗统摄全诗,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6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何作用?解析:诗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传说中蚕丛、鱼凫的开国,寓高山阻隔之意;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是为了叙述蜀道的来历。参考答案:引五丁开山的传说,为蜀道开辟之难增添了许多神奇

5、色彩,表现了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7研读“上有六龙……坐长叹”几句,说说诗人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高峻。解析:此题涉及点、面结合的写法和夸张的运用,也表现了诗人想象的丰富和奇特。参考答案:(1)“上有”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这是点面结合。(2)“六龙回日”“扪参历井”是诗人的想象和夸张。(3)用黄鹤飞不过、猿猱愁攀援衬托蜀道高山险峻。8请结合本选段,说一说《蜀道难》的语言特点。解析:可以主要从句式特点分析。参考答案:作者运用了三言

6、、四言、五言、七言、九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栈道/饯别 胁息/协作 参差/斗转参横B.湍急/揣摩 喧嚣/渲染 悲号/号令三军C.服膺/赝品 险峻/竣工 噫吁/长吁短叹D峥嵘/诤言 峨眉/俄而 梗塞/敷衍塞责解析:读音分别为:A项,zhàn/jiàn,xié,cēn/shēn;B项,tuān/chuǎi,xuān/xuàn,háo/hào;C项,yīng/yàn,jùn,xū;D项,zhēng/zhèng,é,sè。

7、答案:B2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B.以手抚膺坐长叹C.剑阁峥嵘而崔嵬D.猿猱欲度愁攀援解析:A项,“然后”意思是“这样以后”,与今义有别。答案:A3依次填入下面诗中横线上的动词,正确的一项是(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 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 水 空城,白露 珠 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A.滴 垂 映 摇   B.垂 摇 滴 映C.映 垂 滴 摇D.映 摇 垂 滴解析:诗的首联是写诗人在静寂的夜晚,独自一人登上城西楼,遥望吴越

8、大地。从诗人所处位置看,颔联首句应是俯视之景,写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江水中,微波涌动,恍若白云,城垣在水中轻轻摇荡,故此处应用“映”和“摇”。第二句是仰视之景,写天空垂落的露珠,在月光映衬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