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应用研究

人防工程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应用研究

ID:27161467

大小:58.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1

人防工程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应用研究_第1页
人防工程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应用研究_第2页
人防工程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应用研究_第3页
人防工程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应用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防工程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防工程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应用研究杨燕(淮安市民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江苏,223001)【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人UH益增多,建筑密度越来越大,道路交通拥挤,城区繁平商业区可用作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资源有限。人民防空系统異有战时防空袭和平时防灾、救灾相结合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城市防护体系,在我国曾发生的地震灾害中,发挥着抗震、救火的重要作用。将城市人防工程确认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不仅可行,而且具有重要的意义。木文主要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关键词】人防工程;地震;可行性;应用研究人民防空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一种有防护要求的特殊地下建筑,具有战时防空袭和平时防灾、救

2、灾相结合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城市防护体系。现代人防工程在建设前都经过了可行性论证,既考虑到战时防空的需要,又考虑到平时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具有平战双重功能。其选址通常在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馆等处,与其合二为一,在平时使用功能上可以用做商场、停车场、医院、娱乐场所等。许多大中型人防工程成为城市的重点工程,如哈尔滨奋斗路地下商业街、沈阳北新客站地下城、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郑州火车站广场地下商场、济南的大观园人防商城等,在社会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人防地下室坚固,设施齐全,在战时具有防备空袭和核武器、生化武器袭击的作用,所以,在和平时期,完全可以将人防工程确认为地震应急

3、避难场所,这也是对我国现行应急避难场所疏散安置能力的重要补充。一、人防工程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必要性目前,我国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布局不合理、种类不齐全、功能不完善、数量不充裕等问题,难以承载人民群众应急避难需求。例如,城市中心和繁华地段高楼林立,人U集聚,道路纵横,交通拥挤,难以选择远离建筑物的有利空旷地形空间用作应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这就需要充分发挥这些地段上的地下防护建筑和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防空地下室的空间多功能作用,将之作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特殊时期进行人员疏散、避难和安置。震吋为人民群众提供疏散、安置地点和救治、救助服务,既是人防工程功能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对

4、现有应急避难场所服务能力的重要补充。我国地处欧亚大陆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诀之间,地震活动频繁,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大陆浅源强震活动区。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和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以来,我国大陆开始处于强震活跃阶段,面临着地震灾害的潜在危险。根据我国人防部门“两防一体化”建设要求,现在,我国已在很多城市修建了大量的人防工程,以提高城市安全度。所谓“两防一体化”就是把人民防空与应急救援、抗震、救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随着人防工程、地下结构建设规模的不断加人,将人防地下工程确认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使其成为战吋防空、震吋避难的场所,无疑是大势所趋。二、人防工程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

5、所的可行性分析人防工程不仅有很强的防空能力,而且有明显的防灾抗震能力。人防地下工程是由主体外围结构组成的全埋于地下的封闭空间,有相砬的通风、照明、消防、给排水设施,包括为保障战吋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具奋很强的抗震(毁)力、比较完善的保障力,完全可用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首先,人防工程更加坚固,具备很强的抗震能力。人防工程全部埋于地下,有些多层式地下人防工程,开发深度达十米甚至几十米。由于地下工程越往下,由地震引起的纵波加速度越小,上下颠动就越小;工程四周互奋依托,相互支撑,由地震引起的横波水平向振动小,左

6、右晃动也小,因而人防地下工程具冇很强的抗震性能。冋吋,防空地下室的设置,也有利于增强上部建筑的抗震稳定性,具有较强的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能力。1996年5月3日,内蒙古包头市发生6.4级地震,城区房屋倒塌、水电中断、大坝移位、城区内人员严重伤亡,直接经济损失60多亿元。而位于市中心的“包头市地下商城”只是微微晃动,整体安然无恙,工程结构完好,内部各种设备、商品、仪表均正常,没有造成任何损失。这有力地证明地下人民防空工程在地震来袭时的防护作用。其次,人防工程配有相对完善的生活设施,可提供应急避难吋的生活服务。城市人防工程是应对战吋空袭,为城市居民临战疏散提供食宿、医疗等生活服务的场所,其功能与

7、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具冇共同点和相似性。并且人防工程具冇容纳更多人员和设备的空问,有较好的道路交通条件和生活保障设施,也不易产生次生灾害。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建的人防工程多为掘开式工程,位置较好,质量较高,可为人们提供比较舒适的环境,一此人防工程装修的档次不亚于地面建筑,可以说是震吋人们比较理想的应急避难场所。在现代人防工程设计和改造升级吋,既要考虑人防工程的防护要求及防护等级,也要考虑抗震要求及抗震等级,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