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ID:27172804

大小:393.51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12-01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1页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2页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3页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4页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2讲│学习目标导航1.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表现及特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及改革开放后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表现。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近代以来铁路、公路、水运与航空的发展进步;近代以来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的变迁。3.大众传媒的变迁:近现代报刊业的繁荣进步;电影、电视事业的发展变迁及特点;互联网的兴起及特点。学习目标导航第22讲│主干考点梳理► 考点1社会生活与习俗1.近代(1)物质生活①穿衣: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逐渐流行;辛亥革命后,________受到新派人士的欢

2、迎。②饮食:鸦片战争后,________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③住房:一些中国官员和商人开始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主干考点梳理中山装吃西餐(2)社会习俗①戊戌变法:维新派主张“__________”“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②辛亥革命:“断发易服”具有__________的色彩;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的法令,婚丧仪式简约文明。③广大农村依然沿袭传统的风俗习惯。【特别提醒】近代生活习俗变迁的原因(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不断加强,西方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活方式也随之传播到中国。(2)清政府在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经济比较繁荣的地区开埠通商,

3、发展近代工商业。第22讲│主干考点梳理断发易服反清革命______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注重环保、注重卫生、赈济灾区的生活风尚在逐步形成(1)衣:从灰蓝色调变为____________,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2)食:1987年已基本解决了__________,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3)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__________”改革开放勤俭节约、__________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人们衣着朴素,食物简单,住房拥挤,生活水平__________,但总体较低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习俗物质生活第22讲│主干考点梳理(3)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为物质生活

4、的变化提供了基础;而近代思想文化的进步,则促进了人们生活习俗的变化。2.现代差距不大温饱问题无私奉献五彩缤纷休闲娱乐安居工程第22讲│主干考点梳理► 考点2交通和通讯工具1.交通工具(1)铁路①晚清时期: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辛亥革命前夕,形成了近代铁路网的__________。②民国时期:总的来说进展缓慢,尤其是____________与内地没有铁路交通。③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相继建成了____________等铁路;90年代铁路运营里程居世界第四位。基本格局宝成、兰新西北、西南【归纳总结】中国近代铁路交通发展演变的特点(1)从时间看,开端艰难,起步晚,落

5、后于同一时期的西方国家。(2)从发展水平看,受到封建顽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排挤,加上政治腐败,发展缓慢。(3)从地域看,近代铁路交通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及大城市,西北、西南发展缓慢。(2)公路①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__________等各大城市出现,成为权贵、上层社会人士的代步工具。第22讲│主干考点梳理上海②民国时期:由于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③新中国成立后:公路交通获得较快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较密集的__________。(3)水运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____________,垄断中国江海的运输业。②19世纪70年代初

6、,洋务派的______________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推动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③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由国家统一管理。90年代后,轮船运输业受到一定的影响。第22讲│主干考点梳理公路网轮船公司第22讲│主干考点梳理(4)航空①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的开始。②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__________拉开了序幕。③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业发展有限;改革开放后,中国已成为世界__________。2.通讯工具的变迁(1)近代①电报:甲午战争前夕,形成了四通八达的__________;

7、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了__________。航空事业民航业电讯网络民航大国第22讲│主干考点梳理②电话: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_________,此后发展非常缓慢。(2)新中国成立后①新中国成立初期:逐渐形成以北京为中心、沟通各个省市的全国____________。②新时期: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________,电话成为百姓的日用品。电话公司电讯网络第一位第22讲│主干考点梳理【特别提醒】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一方面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开阔了人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