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症结 寻求突破 理清思路 促进发展.doc

找准症结 寻求突破 理清思路 促进发展.doc

ID:27179943

大小:30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1

找准症结 寻求突破 理清思路 促进发展.doc_第1页
找准症结 寻求突破 理清思路 促进发展.doc_第2页
找准症结 寻求突破 理清思路 促进发展.doc_第3页
找准症结 寻求突破 理清思路 促进发展.doc_第4页
找准症结 寻求突破 理清思路 促进发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找准症结 寻求突破 理清思路 促进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找准症结寻求突破理清思路促进发展——子长中学当前存在问题及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子长县人大代表白金梅为全面了解我县子长中学发展现状,以便找准制约发展的症结,寻求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谋划和理清发展思路,促进我县高中教育的科学发展,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同时作为一名子长中学的老师,我通过自己观察思考;走访领导、同事、家长、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子长中学的办学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子长中学始建于年,占地、硬件、师生人数及老师的职称学历、班额、荣誉、高考成绩。 二、存在问题及发展现状近几年,我县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上线人数

2、逐年增加,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教育基础依然薄弱,办学条件与质量与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1、教学设施不完善,硬件配置落后。虽然我县通过了“普九”验收达标,但和市上其他区县相比,子长中学无论从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科室设置、器材配备诸方面都远远落后,学校在硬件建设上校园占地面积狭小,生均占地面积不足,绿化面积少,学生活动场地严重缺乏(只有一个不规范的沥青水泥操场),教室、宿舍、办公楼不能满足发展现状,缺乏拓展空间。设施设备陈旧,由于新课改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现有实验设备陈旧老化,按新课程标准开设通用技术课程设备缺少,许多新增实验无法开展。在2014年5月份全市316教育督导工程考察中,我县

3、硬件设施及办学条件位列全市倒数第三,严重制约了学校的长远发展,也导致一些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流失。2、校园周边环境恶劣,校园内遗留问题棘手。学校大门狭小,对面不足一百米处又是冯家屯小学,一旦放学,往往造成严重交通堵塞,对学生的安全造成危险。学校大门两侧有不少于20家饭馆商店,店内店外卫生脏差乱,所售食品没有安全保障,部分商店饭馆容留学生并给学生出售香烟,对学生的健康和学校的管理造成了严重危害。虽联合工商公安食品监督相关单位进行检查,但往往检查过后一如从前,治标不治本。校园内历史遗留问题棘手,资源配置不均衡,学校近百孔窑洞,起先是分给老师使用,但一些老师自己不住,却将其出租给校外人员,一些离

4、校较远的老师和刚分配回来的年轻老师却没有住宿,严重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学校住人混杂,进出校门随便、水电问题大锅饭,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严重的问题。3、生源质量严重下降。学校近年来办学无特色,社会声誉下降导致招生困难,逐年下滑,加之基础教育不稳固,中考缺乏竞争,初中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初中普通班得不到好的教育资源,基础教育普及不均衡),导致高一新生基础薄弱,补救工作难度大,很难完成高中学业。除此之外,全省其他名校大批量招生也导致我县优质生源流失严重,全县每年有200——300名优秀生流向延安、西安等地,使我们的一本乃至各个批次上线数量相应减少,造成我县很难有学生考入一流高校,影响全

5、县的高中教育质量,甚至导致恶性循环。4、扶持力度不够,发展失衡。一是扶持政策和措施不够完善。虽然我县在发展高中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教育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扶持力度不够。社会各界对高中教育支持缺乏着力点,尚未建立一套符合我县高中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长效机制和长远规划、阶段任务目标以及相配套的政策措施,教育行政部门对高中教育指导少、研究少、解决具体问题少,这成为制约我县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育建设资金侧重于义务教育以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县高中仅靠收费收入既要偿还债务、支付人员经费,又要保正常教学运转,正常工作难以为继,导致高中教育发展缺乏后劲儿。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

6、元化投资体制尚未形成,政府拨款只能保教师工资,公用经费基本没有落实。学校依靠收费维持日常运转,学校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项目投资。学校建设资金筹措渠道不宽,办法不活,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中省没有支持高中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和项目,加之区本级财力有限,学校建设主要靠自筹和举债进行。5、教师队伍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存在问题。(1)近几年来,高中扩大规模教,师不足从乡镇中学拔高使用,一方面削弱了基础教育师资力量,加剧了教师间的紧张关系和教师对学校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部分教师无法胜任高中教学,严重影响我县高中教育质量的提高。(2)部分学科教师奇缺。导致一些学科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学科教学质量内部比较

7、落差很大,是部分学科始终难以突破的根源。(3)教师培训与提高不够常规化、系统化,很多大学毕业后刚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得不到相应的培训,无论县级教育机构还是学校都未形成常规化系统化的制度。(4)教师结构不够合理,工作积极性难以激发。在职称晋升过程中,很多优秀教师都符合条件,因为分配的职称名额有限,获得职称无法聘任,而很多职称名额被部分单位截留,通过个人关系分散到没有被评上去的教师手中,职称评审有失公正,严重挫伤了部分教师的积极性。(5)学校领导班子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