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四)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中图版选修5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四)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中图版选修5

ID:27185790

大小:29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1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四)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中图版选修5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四)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中图版选修5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四)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中图版选修5_第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四)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中图版选修5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四)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中图版选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跟踪检测(四)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一、选择题读中国地震分布图,回答1~2题。1.由图中内容分析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多西少B.西部灾情重于东部C.青藏和台湾是地震多发区D.地震都在板块交界处2.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灾情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科技发展,经济损失下降B.人口密度加大,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上升C.经济飞速发展,防震、抗震设施落后,经济损失上升D.科技进步,抗震能力提高,死亡人数下降解析:1.C 2.D 第1题,我国地震西多东少,灾情东重西轻,地

2、震分布基本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新疆、青藏、华北和台湾是我国地震多发区。第2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防震、抗震设施趋于完善,抗震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使得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有所下降。同时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灾害经济损失显示出上升的趋势。下图为中国地震灾害灾情年际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43.从上、下两幅图对比分析可以得出(  )A.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成正比B.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成反比C.1976年以后地震死亡人数减少与抗震能力提高有关D.1976年以后地震死亡人数减少与地

3、震发生次数减少有关4.下列省区中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的是(  )A.广东省        B.台湾省C.湖南省D.云南省解析:3.C 4.B 第3题,从两图对应关系看,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并不成正比或反比关系,但很明显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死亡人数明显减少,但经济损失明显增大,说明由于抗震能力的提高,导致死亡人数减少。第4题,台湾省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且经济发达,资产密度大。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回答5~7题。5.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在地域上具有(  )A

4、.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B.类型齐全的特点C.爆发频繁的特点D.规模巨大的特点6.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现代地壳活跃B.地形复杂,山体坡大C.降雨分配不均,暴雨集中D.气温差较大,岩石破碎7.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  )A.地震B.泥石流C.滑坡D.塌方4解析:5.A 6.D 7.B 第5题,滑坡和泥石流在我国的分布,在地域上多分布于山区,并且集中于地壳活动剧烈的西南地区,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第6题,温差

5、较大,不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且该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不是很大。第7题,植被破坏后,地面缺乏植被保护,易产生大量的松散堆积物,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二、综合题8.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图,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该地区地震频繁多发的原因。(2)在该地区出现的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的地质灾害系统,地震中产生的诱发性地质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处与B

6、处相比,________处诱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读出图中所示的地理区域,根据经纬度和岛屿轮廓形状判断出该地区是台湾岛。第(1)题,台湾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强烈碰撞的地方,地壳不稳定,从而使其成为我国现代地震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第(2)题,多山、多地震、多雨等自然地理特征决定了该地的地质灾害系统属“地震-滑坡-泥石流”型,地质因子(地震、火山喷发等)、气象因子(台风等)都成为诱发滑坡、泥石流的重要原因。答案:(1)该地区位于亚欧板

7、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较活跃,属环太平洋地震带。(2)地震 滑坡 泥石流 滑坡 泥石流 B9.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泥石流是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由大量土石和水构成的固液两相流体。我国泥石流分布与年降水量关系统计表年降水量(mm)<100100~400401~600601~800801~10001001~1400>1400泥石流数量百分比(%)281618242210我国泥石流暴发频率与月份关系统计表4月份123456789101112泥石流暴发频率(%)0002918342410210

8、(1)阅读材料,分析发生泥石流的三项必要条件。(2)阅读材料,分析泥石流的主要发生季节及其原因。解析:第(1)题,发生泥石流的三个条件需要从形成泥石流灾害系统的诸要素中提取。第(2)题,泥石流发生的季节主要在夏季,从第二个表格中即可得出结论。原因需要从第(1)题的结论入手,结合表格回答。答案:(1)充足的水;足够的堆积物;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2)我国泥石流灾害多发生在夏季(6、7、8月),因为该时期较多的降水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源。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