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

ID:27187609

大小:4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1

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_第1页
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_第2页
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_第3页
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_第4页
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手段及防范措施近几年以来,国内外的财务造假丑闻频频发生,给各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与国外财务造假状况相比,由于国情不同,我国财务造假的原因有自身的独特性。这些财务造假事件不仅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危害。本文主要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手段及防范措施。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成因复杂,巨大的利益驱动、低廉的造假成本、相关制度不完善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一)巨大的利益驱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行为受到各种各样的利益驱动,这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内在

2、动因。1、申请上市﹑配股及避免股票被摘牌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企业申请上市及配股都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及较为严厉的政策约束。一些业绩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得不进行财务造假而获得上市资格及配股要求。更严重的是,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证监会将会暂停其股票交易并限期消除亏损,如果限期内未能消除,其股票将被摘牌,终止其在交易所的交易。出现亏损的上市公司为保留其上市主体资格宁愿账务处理上玩一些花样,也不愿意出现连续三年亏损而被判处“死刑”。1997年2月,PT红光主要负责人为了使公司股票能够上市,在明知已处于亏损边缘的情况下,决定调整账务,虚增

3、、虚报利润,欺诈上市。上市半年后,公司居然出现近两亿的亏损。2、扩大其融资能力公司上市后可以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募集大量资金。曾经创造了中国股市绩优神话的蓝田股份1996年在上交所挂牌交易,一次上市融资就达2.4亿元。利用国家政策对农业的大力扶持,公司上市刚满1年再次获得融资资格,共募集资金1.1亿元。而在公司上市前九年的创业阶段资产总额只有2.77亿元,净资产仅1.72亿元。这只传奇性的股票,背后隐藏着一个又一个的谎言与欺骗终于造成了轰动全国的”中国农业第一股”蓝田股份造假事件。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为获得信贷和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

4、不健全的企业,难免要对其会计报表修饰打扮一番。3、实现管理层的利益需求上市公司管理层不仅拥有丰厚的经济回报,而且都头顶着耀眼的政治光环。沈阳黎明股份董事长王宏明就曾荣获第二届“中国十大女杰”称号,多次被评为辽宁省劳动模范、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还曾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郑百文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李福乾的也相继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等一系列殊荣,并且被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4、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一是当地政府的利益需求。上市公司大多是地方明星企业,对所在地经济发展的有强劲推动力,其经营状况往往涉及所在地区的利益、形象和政

5、绩,因而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曾被誉为中国“国企改革一面红旗”的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后红极一时,进入了中国国内上市企业100强,成为当地企业界耀眼的改革新星和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河南省有关部门把它定为全省商业企业学习的榜样。二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利益需求。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在业内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参与了虚假会计信息的生成及传播。如果银广夏事件中的审计会计师没有参与作假,为其1999、2000年度虚假的财务报表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广大股民也不至于损失惨重,电视里那位一觉醒来五百万从股市消失了的中年男子失声痛哭的画面,让更多欲投身

6、于股市的中国股民牢记一句话:股市有风险,入市要谨慎。(二)低廉的造假成本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会计造假收益很高,而会计造假成本却很低,会计造假违规惩罚力度远远不够。2002年8月“琼民源”从股市“最大黑马”现形为“最大骗局”,股价全年涨幅高达1059%,“琼民源”的控股股东民源海南公司与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联手,在这次操纵股市的违法行为中,两家公司分别非法获利6651万元和6630万元。在被指控制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而受到查处后,“琼民源”董事长马玉和仅仅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而且这是我国适用法律规定的最高量刑。“琼民源”终止上市后,在北京市政府和其

7、他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琼民源”保留了法律主体地位,通过换股,“琼民源”股东成为中关村股东,并没有真正退市,政府最终成为这一上市公司造假事件的买单者。目前我国《会计法》中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单位最高经济处罚是10万元,对具体责任人的最高处罚是5万元,远远低于预期的违法收益,处罚未伤筋骨。(三)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准则制度不完善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存在着多种备选的会计方法,使得公司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随意性较大,客观上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二﹑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的财务造假行为不断出现,手段

8、翻新花样繁多。有严重的虚构交易、虚构收入和利润的财务欺诈,有利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缺陷来操纵利润、调节资产,也有利用其他手段进行财务造假的行为。(一)虚构交易,操纵收入、费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