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中职生流失原因分析与对策措施

在校中职生流失原因分析与对策措施

ID:27190216

大小:5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1

在校中职生流失原因分析与对策措施_第1页
在校中职生流失原因分析与对策措施_第2页
在校中职生流失原因分析与对策措施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校中职生流失原因分析与对策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校中职生流失原因分析与对策措施云南工业技师学院云南曲靖655000摘要:中职学校的学生流失一直是困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一个难题,也是制约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中职学校学生流失现状如何加以控制和管理,是中职学校同仁们长期交流的话题,木文从中职学校学生流失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中职学校学生流失的原因,并结合自身多年的职教工作经验,在此提出“中职学生流失现状与管理对策”,旨在抛砖引玉,愿与同仁们共同商讨。关键词:中职院校学生流失原因分析对策一、中职院校学生流失原因分析1.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等教育思想的影响,造成部分基础较差的毕业生纷纷就读高中,

2、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其结果是:部分高中生考不上大学,就业无技术;部分大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动手能力差,没有实践经验,出现就业网难的局面。这些负面的教育思想导致了初中毕业生不愿到中职院校学习。2.院校因素。一是教学方法传统,课堂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兴趣。一些中职教师未能因材施教,仍然釆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没宥考虑学生能否接受。二是关心学生不足。部分中职教师对学生生活关心不够,管理方法没有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思想工作缺乏创新,高压式的管理导致部分学生逆反心理,容易辍学。三是学习生活单调。实践课程安排过少,缺少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导致学生感到疲倦单调,容易导致学生的流失。四是就

3、业不对口。毕业生就业不对口,学非所用,学校无法推荐工作,在社会、在家长、在学生中留下不好的影响,这也是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3.家庭因素。一是家庭经济困难。部分学生因交不起学费上不起学,农村职校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为数不少。二是家长错误观念。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导致学校成为保姆的角色。学生只是来混毕业证。这种教育思想的存在导致家长在学生教育上难以与学校配合,导致学生出现混日子现象的持续存在,导致部分学生退学。1.学生因素。一是学习目的不明确。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上课无精打采,看小说、玩手机、发短信聊天、打瞌睡成了家常之事。二是“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4、我国每年有不少大学生和中职生找不到工作,而部分其他人通过打工成了富人,这些现象使部分学生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部分家长也因此思想而让子女退学打工。二、中职院校解决学生流失问题的对策1.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感。中职学校要以就业为导向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不Ml岗位的需要。冇针对性地加强实用课程的教学,突出专业技能训练,以能力为本位深化课程改革。主要措施奋:(1)学校加大投入资金,添置教学设备,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2)多幵展实践性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W主体的积极性和学W兴趣,以此增强学

5、生的成就感。(3)因材施教,推进层次教学和个性化教学,提高课堂效果,让学生学有所获,并体验到学〉」的成功感。(4>组织学生参加相应专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让人多数学生在毕业前获得毕业证和各种技能证书。2.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用感情拉住要流失的学生。中职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个体意识在增强,开始冇了自己的主见,他们吋刻要求自己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开始变得执着而叛逆,意气用事。学生还不会从老师的出发点和结果去做理性判断,他们更在乎的是态度和语气,在乎的是自己是否得到足够的尊重,自己是否心服!加之职业教育这个特殊群体,所冇负面的东西在他们身上表现的更为突出。这就更加要求构建一种和谐

6、、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感情零距离了。3.与家长交朋友,做家长的朋友。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教育是一门需要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完成的一门艺术。学校如果能得到家长的支持,教育教学工作就能得以顺利开展。学生家长是降低学生的流失率不可或缺的力量。班主任应当从思想上重视和家长的交往,与家长交朋友。把家长视为自己教育活动的合作者,与家长沟通有利于消除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误解,班主任经常与家长沟通,家长就会理解学校。信任学校、信任老师、支持老师,就会教育孩子爱学校,听老师的话,尊敬老师。学校就能留得住学生。1.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的学;^自信心。学校应经常幵

7、展校园文化活动和专业技能比赛,让更多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主要措施有:(1>专业教育:向学生讲清其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各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及日后的就业方向。(2)就业教育:对学生进行企业用工情况和就业形势讲座,让学生明白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与日后就业的关系。(3)开展各种专业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适应企业的技能要求。⑷组织开展演讲会、报告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增长学生才干,提高学生自信,让学生感到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在校学习其乐无穷。参考文献[1】张春菊许淑英我校学生流失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