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自然灾害与环境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自然灾害与环境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

ID:27194523

大小:34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1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自然灾害与环境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_第1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自然灾害与环境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_第2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自然灾害与环境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_第3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自然灾害与环境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_第4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自然灾害与环境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自然灾害与环境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答题时间:45分钟)下图是“黄淮海地区8级及以上风力出现天数统计图”,3、4、5三个月出现8级以上风力的天数最多。读图回答1~2题。1.上述月份,该地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A.春旱B.伏旱C.洪灾D.暴雨2.此时,随着风力的增强,在一些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平原地区,还会形成(  )A.洼地B.旱地C.盐碱地D.沙地3.导致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受季风环流控制,降水多B.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C.受台风影响次数多,雨量大D.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大4.我国洪涝区主要有(  )6A.海河、

2、淮河、长江、珠江流域B.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流域C.海河、黄河、淮河、松花江流域D.塔里木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流域5.我国山洪频繁多发的地带,集中分布在(  )A.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区B.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过渡地带C.南方低山丘陵区D.河流纵横交织、河网密度较大的地区6.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说法正确的是(  )A.干旱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B.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和西南山区C.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等地D.低温冻害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和黄淮海平原读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完成7~8题。7.①处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3、  )A.滑坡、泥石流      B.寒潮、荒漠化C.台风、暴雨D.洪涝、水土流失8.水土流失和泥石流最严重的地区分别是(  )A.②⑤   B.④③C.⑥②   D.③⑦下图为“1978-2000年中国县级年均水灾频次图”,回答9~10题。69.水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A.平原地区B.河流中下游地区C.湿润地D.外流区10.关于水灾多发区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植被破坏严重B.东北地区——大量开垦湿地C.黄土高原——连年气候异常D.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规模扩大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读表,回答11~12题。表 

4、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情况1948年1958年1971年1977年1984年1997年湖泊面积(km2)435031412820274026912145容积(亿m3)29322818817817415011.引起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泥沙淤积 ②气候变暖 ③南水北调 ④围湖造田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2.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带来的后果可能是(  )A.水体富营养化B.湖区气温日变化减小C.洪水调蓄能力减弱D.湖区水循环速度减慢下图表示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13~

5、14题。13.年降水量在________之间,降水侵蚀力急剧增大,而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仍较小(  )A.300~450mmB.300~530mmC.450~530mmD.≥450mm14.关于该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侵蚀力伴随森林的覆盖率提高而变强B.年降水量超过450mm后,森林对水土保持作用明显增加C.当年降水量超过300mm之后树木才迅速生长D.森林的覆盖率决定降水侵蚀力的大小15读下图,根据我国各地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性,回答下列问题。6(1)①地霜冻灾害比②④地频繁,试简析原因。(2)②地气候干旱,

6、降水稀少,但局部地区仍时有洪水发生。其原因是什么?(3)③地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多发地区,试从地形与气候方面解释其原因。(4)危害④地农业生产最严重的生物灾害是什么?原因有哪些?61.A 解析:3、4、5月份黄淮海地区最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为春旱。2.C 解析:春季华北地区降水少,风比较大,气温回升快,春旱严重,蒸发旺盛,如果地下水位比较高,则会形成盐碱地。3.B 解析:题目中说的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是该地区的特点,会造成雨季河流排水不畅,导致洪涝灾害多发。4.A 解析:由于我国年降水量地区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受降水量多少、

7、雨季长短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洪涝区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多于西部,所以B、C、D项不正确。5.C 解析: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降水丰富,加之小流域众多,山谷内易形成山洪。6.C 解析:干旱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地,青藏高原东南部;低温冻害分布在东北平原、青藏高原。7.B8.B解析:第7题,①处为我国的西北地区,主要的特征为干旱、沙漠化严重;地处内陆,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受寒潮影响比较大。由于降水稀少,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灾害较少。第8题,④处于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③位于

8、我国西南地区,是泥石流最严重的地区。9.D 10.B解析:第9题,由图示可以看出,水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外流区域。第10题,西北地区水灾多发区主要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