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桥转向结构及原

前桥转向结构及原

ID:27199775

大小:2.13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2-01

前桥转向结构及原_第1页
前桥转向结构及原_第2页
前桥转向结构及原_第3页
前桥转向结构及原_第4页
前桥转向结构及原_第5页
资源描述:

《前桥转向结构及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知识员工培训学习目的:1、掌握前轴总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了解汽车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车桥功能:通过悬架与车架相连,两端安装汽车车轮,传递车架与车轮之间各方向的作用力。分类:按结构分为:整体式、断开式。按作用分为:转向桥、驱动桥、转向驱动桥、支持桥。我公司底盘均为4×2结构,前桥为转向桥,后桥为驱动桥。转向桥(前桥)功能承受垂直载荷、纵向力、侧向力以及这些力造成的力矩。利用转向节使车轮可以偏转一定的角度,实现汽车的转向。前轮定位参数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前轮外倾角前轮前束非断开式前桥总成图江淮底盘的前桥配置车型额定桥荷能力(吨)轮距(mm)HFC656

2、0/6601/6605/6700标准桥2.51665HFC6700宽桥/6601K3Y/6700K3Y/6730/67826820/68323.51830HFC6770K3Y/68804.51910HFC6870/6930/61005.52020前桥定位参数为保证汽车稳定的直线行驶,应使转向轮具有自动回正作用.当转向轮在遇外力作用发生偏转时,在外力消失后,应能自动回到直线行驶的位置.这种自动回正作用是由转向轮定位参数来保证实现的.这些定位参数有:1.1主销后倾角在纵向平面内,主销上部向后倾斜一个γ角称为主销后倾角.主销后倾角1.2主销后倾角的作用主销后倾

3、角能形成回正的稳定力矩,当主销具有后倾角γ时,主销轴线与路面交点A将位于车轮与路面接触点B的前面,如上图.当汽车直线行驶时,若转向轮受到外力作用而稍有偏转,将使汽车行驶方向偏离.由于汽车本身离心力的作用,在B处,路面对车轮作用着一个侧向反作用力Y.反力Y对车论形成绕主销轴线作用的力矩Yl,其方向正好与车轮偏转方向相反,从而使车轮回复到原来中间的位置,保证了汽车稳定的直线行驶.此力矩也被称为稳定力矩.但此力矩也不宜过大,否则在转向时为了克服此稳定力矩,必须在转向盘上施加较大的力.因稳定力矩的大小取决于力臂l的数值,力臂l又取决于后倾角γ的大小.为使转向不至

4、于沉重,一般取γ为2°-3°.2.1主销内倾角在横向平面内,主销上部向内倾斜一个β角,称为主销内倾角.主销内倾角2.2主销内倾角的作用主销内倾角也有车轮自动回正的作用.当车轮在外力作用下由中间位置偏一个角度时,车轮的最低点将陷入路面以下,但实际上车轮的下边缘是不可能陷入路面以下的,而是将转向车轮连同整个汽车前部向上抬起一个相应的角度,这样汽车本身的重力有使车轮回复到原来中间位置的效应.此外,主销的内倾还使得主销轴线与路面交点到车轮中心平面与地面交线的距离c减小,从而可减少转向时加在转向盘上的力,使转向操纵轻便,同时也可减少从转向轮传到转向盘上的冲击力.但

5、c值也不宜过小,即内倾角不宜过大,否则在转向时,车轮绕主销偏转的过程中,轮胎与路面间将产生较大的滑动,增加了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阻力,不仅时转向沉重,而且加速了轮胎的磨损.因此一般内倾角β不大于8°,距离c为40-60mm.主销内倾角是在前轴设计中保证的,由机械加工来实现的,加工时将前梁两端的主销孔轴线上端向内倾斜就形成了内倾角β.前轮外倾角前轮外倾角具有定位作用,如果空车时车轮的安装正好垂直于地面,则满载时,车桥将因承载变形,而可能出现车轮内倾.这样将加速轮胎的偏磨损.另外,路面对车轮的垂直反作用力沿轮毂的轴向分力将使轮毂压向轮毂外端的小轴承,加重了外端

6、小轴承及轮毂紧固螺母的负荷,降低了他们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使轮胎磨损均匀和减轻轮毂外轴承的负荷,安装车轮时预先使车轮有一定的外倾角,以防止车轮内倾.同时,车轮的外倾角也可以与拱形路面相适应.但外倾角不宜过大,否则也会使轮胎产生偏磨损.前轮外倾角是在转向节设计中确定的.设计时使转向节轴颈的轴线与水平面成一角度,即前轮外倾角α(α一般为1°左右).前轮外倾角前轮前束安装车轮时,使汽车两前轮的中心面不平行,两轮前边缘距离B小于后边缘距离A,A-B之差为前轮前束前轮前束通过改变横拉杆的长度来调整前束值一般为3-6mm(斜交胎),1-3mm(子午胎)二转向系转向

7、系的功能: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在汽车转向行驶时,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转向系的分类:机械转向:能源为驾驶员体力,所有传力件都是机械的。动力转向:能源一小部分由驾驶员提供,大部分由发动机通过转向助力装置提供。机械转向系的结构:转向盘、转向轴、转向万向节、转向传动轴、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摇臂、转向直拉杆、转向节臂、左转向节、梯形臂、转向横拉杆、右转向节。动力转向系结构:动力转向泵、动转油壶、动转管路、动力转向器,其余同机械转向结构。方向盘转向轴及方向盘循环球式转向器动力转向管路原理转向系运动干涉校核目的: 检查转向拉杆与悬架导向机构的

8、运动是否协调,以及校核转向传动的零件在转向和悬架变形时是否会与其它零件相碰。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