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33例临床观察论文

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33例临床观察论文

ID:27207409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1

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33例临床观察论文_第1页
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33例临床观察论文_第2页
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33例临床观察论文_第3页
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33例临床观察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33例临床观察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33例临床观察论文皮勇万峰宋之明顾向亮李爱珠【摘要】目的:总结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OPCAB)的临床经验,评价微创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心胸外科自2009年6月—2010年11月期间为33例患者采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后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大隐静脉全部内窥镜取材,共搭桥76支,平均每例2.3支(1~4支)。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我们实施微创理念,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及OPCAB具有明显优势,其微创、安全、有效等特点已为更多的医疗单位赞同,更适宜高龄.freelg/kg肝素行全身肝素化,切断后用罂粟碱水做血管腔内和周围组织注射

2、,罂粟碱水纱条包裹左侧乳内动脉以扩张痉挛动脉。另组手术者在电视辅助内窥镜下获取大隐静脉,于膝关节内下方做一个2cm左右切口,首先找到并分离大隐静脉,再向上及下方分别游离2~5cm,置入短口钝圆针,充气固定后置入钝性分离器。二氧化碳压力设为lpl2cmHg。首先沿大隐静脉前、后两侧向上分离主干,然后细心分离每个细小分支。每个分支长度应在0.5cm以上。退出分离器,换为双极电剪刀,以30in左右,降低心肌收缩力。心包壁缝4针7号线做牵引抬高心包腔,心脏后垫纱垫使心脏抬高。探查冠脉病变,于狭窄远端做吻合处。用心脏固定器固定冠脉处心脏,小圆刀切开心外膜,冠脉尖刀切开冠脉后将分流栓置入。切开冠脉后先

3、用l.25~1.75mm探子探测近端和远端内径,如有冠脉狭窄,则用相应规格探子做扩张。吻合时,远端吻合口用7-Oprolene线连续缝合,升主动脉近端吻合口用6-Oprolene线连续缝合。本组左乳内动脉与左前降支吻合,大隐静脉血管桥做升主动脉和对角支,钝缘支,后降支搭桥。平均搭桥2.3支。手术时间1.5~3h,平均2h,其中1例因右冠脉分支细小,1例因回旋支细小无法行动脉搭桥。手术床因心脏搭桥部位需要调整。2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共搭桥76支,平均每例2.3支(1~4支),序贯桥26支。术后24h引流量200~580ml,平均350ml。输血者使用血制品0~400ml。其中10患者未输入库血

4、。术后ICU入住时间1~3d,平均2.2d,呼吸机辅助时间5~30h,平均12h。低氧血症5例,肺部感染7例,肾功能不全2例,应激性溃疡1例,厌食1例,精神症状1例,胸部伤口脂肪液化6例;全组下肢切口愈合良好。术后住院时间10~18d,平均12d。全部患者出院时心绞痛症状失,下肢活动功能良好。术后随访3~8个月均无活动后心前区疼痛状,心功能I~II级,生活质量提高。3讨论冠心病患者常有反复心肌梗死病史,并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严重疾病,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冠脉搭桥(CABG)严重打乱机体内环境,可能并发低心排,心律失常,凝血功能障碍等。随着OPCAB的广泛开展,搭桥技术的

5、明显提高,搭桥器械的日新月异[2],更多的患者接受OPCAB手术。因为相对于体外循环下CABG技术而言,OPCAB术中避免了体外循环对人体组织、器官的损害[3],无心肌循环阻断后的再灌注损伤,无血液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有利于保护病人的心肺功能,减少心律失常,低心排血综合征,围手术期心肌梗死,肺及脑部并发症的发生。虽然全动脉化一直是外科医生的努力方向,但大隐静脉仍然是目前常规使用、不可替代的桥血管来源。常规下肢全程或分段获取大隐静脉手术的相关并发症大约为30%[4]。而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方法可以大大减少创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5]。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方法不仅更美观,术后半年往往只在切口处残留

6、色素沉着,而上下段的穿刺口更是很难找到。由于切口很小,对体表神经、隐神经的破坏也小,切口疼痛程度明显轻于传统方法,皮肤麻木者亦极少,患者往往在拔管后2~3d内即可下地活动,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方法,而且出院时基本可自如行走。由于未破坏淋巴管,对下肢小静脉的破坏也较少,下肢水肿、淋巴管炎和感染率显著降低,更没有皮缘坏死发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优势更为明显,本组共有6例患者出现胸部切口愈合不良,但内窥镜的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正是由于对微创理念的全面认识,我们采取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OPCAB),扩大了冠心病外科手术的手术范围,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我们相信OPCAB和

7、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技术会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