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为动力推进新的发展

以改革为动力推进新的发展

ID:27213017

大小:63.5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1

以改革为动力推进新的发展_第1页
以改革为动力推进新的发展_第2页
以改革为动力推进新的发展_第3页
以改革为动力推进新的发展_第4页
以改革为动力推进新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改革为动力推进新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改革为动力推进新的发展近年来。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我们萧山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工作主线,锐意进取,克难攻坚。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986.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万美元,继续走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前列。但同时也遇到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遇到了新的困难和问题。要转危为机。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两创”总战略的要求,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着力推进经济体制、城乡发展、社会事业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改革。通过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

2、动力,为未来的发展开辟新的路径。一、发展理念上:着力做到“三个坚持”。深化改革开放首先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具体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科学发展。按照既要重视发展“量”的问题、又要重视发展“质”的问题:既要追求科技程度高、又要强调就业岗位多;既要重视经济发展、又要重视社会民生的思路,突破传统观念和常规思维,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牢固确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体制机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道路。二是坚

3、持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思想观念、发展模式、经营方式、产权制度、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转型,促进装备、产品、技术、品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优化升级。按照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和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现由“萧山制造”向“萧山创造”转变。三是坚持“一化带四化”。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融入大杭州、接轨长三角,壮大城市规模、提升

4、城市品质、发展城市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效聚集各类要素,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萧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保增长上:着力强化“三个支撑”。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深化改革开放。面对金融危机影响和经济下滑趋势,单靠老办法、老思路、老制度肯定不行。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到不为过去的成绩所自满、不为过去的做法所束缚、不为传统的模式所约束,以改革创新精神,克难攻坚,抓项目、抓投入、抓引进,努力形成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的新格局。一是强化大项目支撑。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要抓项目”的理念,

5、健全重点项目领导联系,推进协调和督查奖励制度,完善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机制,以推进技术装备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为重点,实施新一轮100个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和100个规模型工业技改项目建设,争取今年工业投入达到180亿元,服务业投资达到100亿元。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二是强化金融支撑。深化政银企协作机制,加强融资支持。改善融资环境,健全创业投资机制,研究扶持初创期中小企业、加强创业培育、提升创业者能力方面的政策措施,建立中小企业债权基金,争取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促进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等政府性投资公司

6、健康发展,引导民间资本组建金融担保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创业投资公司。鼓励企业上市和发行公司债券。积极探索无抵押贷款等金融创新模式。三是强化开放支撑。转变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方式,提高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水平。大力推进大通关建设,积极争取海关、检验检疫等功能升级和制度创新。抢抓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二期扩建的机遇,加快空港保税监管仓库与保税物流中心建设。争取建立空港综合保税区。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促进民营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机制,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强强联合、合作发展。三、转型升级上:着力推进“

7、三个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是保持萧山经济持续平稳较快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经济领域改革,率先建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推进自主创新。加强政府对创新资源的统筹协调和优化配置,建立完善协同配置创新资源、合力推进自主创新的新机制、与国家部委的自主创新联动机制、与科研院校的合作机制。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效用,建设一批高水平开放式的公共实验室和区域性行业性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完善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

8、力。二是推进资源要素配置创新。坚持市场化取向,创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激励制度,加快形成用地、用水、用电竞争机制和节能减排约束机制。推进用地空间拓展、耕地占补平衡和建设用地安排机制创新。积极争取农保地空间置换等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改革试点,大力推进土地幵发整理,完善城区土地“退二进三”和城中村改造政策,鼓励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空闲地和废弃工矿用地复耕整理,完善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制度,探索建立工业用地储备制度,适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