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ID:27215133

大小:4.67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01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_第1页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_第2页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_第3页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_第4页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考核要求考情播报考查频度必考加试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2)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bb(2015·10月,16)考查20世纪末服饰变迁的原因(2016·4月,10)考查婚俗变化(2016·10月,11)综合考查废止缠足(2017·4月,9)考查婚俗变化4次1考4次3考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1)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和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2)近代以来中国通信工具的发展bb(2016·10月,10)考查近代无线电技术4次1考3.大众传

2、播媒介的更新(1)报刊、影视业的发展(2)互联网的逐渐普及bb(2016·10月,28)考查近代报刊——《民报》的作用4次1考考点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梳理·基础知识]一、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b)1.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2.变化表现类型概况男装长袍马褂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中山装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中山装。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

3、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女装改良旗袍20世纪20年代之后,旗袍改良,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3.新中国服饰变化(1)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流行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2)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3)改革开放以后:由穿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二、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b)1.影响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及改革开放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冲击等。2.主要表现(1)婚俗①清末民初,青年男女主张婚姻自主。婚俗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式婚礼

4、。②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2)丧礼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趋于简化,出现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②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由土葬向火葬改革。(3)其他:民国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等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取代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及原因史料一 “革命后,……湖南女子开始冲破旧礼教的封锁线,要有选择配偶的自由”。1915年,李书同为母办丧事,概不收受财物,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改行鞠躬礼,整个仪式简朴感人。[读史用史]史

5、料一反映辛亥革命后中国婚丧礼仪的哪些方面的变化?提示:辛亥革命后女权的提高,婚姻更加自由;丧葬礼仪由铺张浪费到简洁节约。史料二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读史用史]史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提示:洋气:西方式生活时尚。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

6、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要点二 近代中国服饰变化特征史料 下图是我国近代的一幅照片[识图解史]图示人物服饰从左至右依次是中山装、长袍、西装。图示反映近代以来民众服饰变化的怎样特征?提示:近代以来,民众服饰反映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西化或中西合璧是主要特征。[精练·选考题组]【例】史料考查近代婚嫁习俗变迁(2017·浙江4月选考)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真堪嗟,抑女权,九州铁铸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  )A.婚姻自

7、由成为普遍时尚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C.婚俗中西合璧土洋结合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解析 材料体现了男女平等、自由结婚,因而会冲击婚嫁旧俗,A、C两项材料未体现,B项与材料无关。答案 D练1考查促进近代习俗变迁的因素(2016·浙江10月选考)19世纪初叶,《中国丛报》一篇文章写道,在中国“最时尚的区域里,大部分的妇女都缠足”。促动缠足陋习开始改变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新中国成立D.改革开放解析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缠足陋习开始改变的重要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答案 A练2历史照片考查近代婚丧习俗的变迁

8、(2016·浙江4月选考)从甲图到乙图的历史变迁,反映了(  )A.男女日常服饰的逐渐变化B.先进习俗已取代落后习俗C.近代婚姻礼俗的删繁就简D.婚姻自主观念的普遍流行解析 材料两图片均反映的是婚嫁习俗,排除A项,图示无法体现习俗的先进落后与否,也体现不出D项观念。故选C项。答案 C练3图表信息考查现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