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流产诊疗进展

反复流产诊疗进展

ID:27216037

大小:1013.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01

反复流产诊疗进展_第1页
反复流产诊疗进展_第2页
反复流产诊疗进展_第3页
反复流产诊疗进展_第4页
反复流产诊疗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复流产诊疗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反复性流产诊疗进展张建平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一、流行病学(一)概念自然流产习惯性流产反复性流产RSA原发性RSA继发性RSA(二)发病率自然流产率15%2次自然流产率2.3%3次自然流产率0.34%隐性流产:30-40%(敏感β-hcG可测得)总的自然流产率为50-60%(三)复发率自然流产的复发率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而上升RSA的复发率既往流产次数复发率(%)124230335445增加复发的因素:孕妇年龄>35岁流产的胚胎核型正常,无大体畸形的复发率较核型异常或有畸形者高。有活产史者,<30%流产发生晚月经稀发者紧张型夫妇(四)病因学主要因素解剖因素、内分泌因素、遗传因

2、素感染因素、免疫学因素其他因素男性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合并内科疾患原因不明1、解剖因素:占12%-15%子宫畸形:纵隔子宫、单角子宫、鞍状子宫、双角子宫子宫动脉阻抗增高宫腔粘连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宫颈机能不全2、内分泌因素:占10%-20%黄体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疾病糖尿病3、遗传因素:占3%-8%夫妇染色体异常胚胎染色体畸变基因异常4、感染因素:占50%。5、免疫因素:过去认为不明原因RSA者60%以上为免疫因素所致。(五)预后1、染色体异常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孕早期绒毛或羊水染色体检查,进行选择性人工流产,故预后最差,再次妊娠成功率的概率为20%。

3、2、内分泌因素异常者,能通过有效的治疗方法,成功妊娠的概率达90%以上,因而预后最佳。3、其他因素的RSA预后介于上两者之间二、正常妊娠母胎耐受机制按逻辑推论,母体的免疫系统应对胚胎排斥,但是普遍上并不发生这种现象,说明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存在耐受的作用。1953年Billingham和Medawar提出了4种理论解释这种耐受作用,即:1、胚胎免疫原性的缺乏2、妊娠期免疫反应下降已被否定3、子宫为免疫豁免部位4、胎盘的免疫屏障作用:现在认为胎盘的屏障作用是主动的,即胚胎半同种移植物对母体免疫系统的耐受是一种主动的机制。理论学说:胚胎半同种移植物的一半基因来自父亲,胎儿合成的抗原被

4、母体免疫系统当作外来的。但绝大多数胚胎仍可耐受,直至妊娠足月。考虑存在二方面的调节系统:第一,发生于整个母体免疫系统的变化。第二,发生于局部水平的变化(母体和胎儿细胞在胎盘部位直接接触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在母血中可测到胎儿细胞和具有免疫原性的胎儿抗原分子,可能是由于滋养细胞增殖过程中,绒毛末梢组织破裂,胚胎细胞和分子释放进入母体血中,母体整个免疫系统与这些免疫原接触。不同机制的协同作用:(一)滋养细胞的独特MHC表达I类MHC、HLA-G胎盘合体细胞层不表达HLA-A、HLA-B弱表达HLA-C最近发现HLA-G与KIR(杀伤细胞抑制受体)有关▼阻断了杀伤细胞的细胞毒性发挥

5、胚胎耐受作用▼降低NK细胞活性(二)白血病抑制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IF/LIF-R)LIF(母体内膜)+LIF-R(胚泡表面)有利于滋养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与其他与母胎耐受有关的机制有密切联系,如TH-1/TH-2平衡,和黄体酮调节)(三)补体活性降低被识别(+)合体细胞表面的父亲抗原补体反应滋养细胞死亡(-)衰变加速因子可提高补体破坏率(-)膜补体蛋白可阻断补体与抗体的结合位点抗体对裸露的父系抗原是特异的,由于这些分子也能够减少补体与抗体的结合,因而降低了杀伤滋养细胞的能力。免疫系统通常用于杀伤外来抗原或癌细胞的方法:激活补体系统已获得的抗体+膜抗原激活补体一系列反应膜

6、攻击成份聚集靶细胞形成小孔细胞死亡(四)隐蔽滋养细胞抗原合体滋养细胞所表达的抗原经过伪装抗原性减弱,避免了母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几种可能的伪装机制:胎儿抗原特异性封闭抗体胎儿抗原覆盖纤维物质或唾液粘蛋白(五)吲哚胺2,3-脱氧化酶(IDO)IDO是一种酶蛋白,分解色胺酸(TRP)——在胎盘局部分解,减弱或抑制胎盘部位某些免疫反应。(六)TH-1/TH-2平衡IL-12、IFN-γTh1(主要产生炎症反应Tho与流产有关)IL-4Th2(主要产生非炎症反应与胚胎存活相一致)合体滋养细胞和细胞滋养细胞主要是通过作用于Th1/Th2的平衡,在妊娠过程中,着床部位周围的子宫内膜普遍倾向于

7、Th2。Th1和Th2发挥不同的作用:IL-2、IL-12和IFN由Th1细胞合成IL-4、IL-5、IL-6、IL-9、IL-10、IL-13则主要由Th2细胞合成Th1和Th2细胞也共同产生一些细胞因子:如IL-3、TNF和GM-CSF。(七)抑制性巨噬细胞胎盘巨噬细胞:对胚胎的免疫豁免起保护作用属抑制性巨噬细胞“选择性”激活抗炎症作用胎盘巨噬细胞非选择性激活前炎症趋势(八)激素1、黄体酮▼促进内膜产生LIF▼促使Th1/Th2平衡倾向于Th22、生长激素人体胎盘合成生长激素-胎盘生长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