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感冒药分子结构的探究.doc

一种抗感冒药分子结构的探究.doc

ID:27223826

大小:11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2

一种抗感冒药分子结构的探究.doc_第1页
一种抗感冒药分子结构的探究.doc_第2页
一种抗感冒药分子结构的探究.doc_第3页
一种抗感冒药分子结构的探究.doc_第4页
一种抗感冒药分子结构的探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种抗感冒药分子结构的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种抗感冒药分子结构的探究一、教学设计思路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衍生物》讲解了醇、酚、醛、羧酸和酯的相关性质,内容繁多,学生的知识体系有待完善,在此前提下,对有机物的各种官能团的性质进行系统复习显得非常必要。但是单纯的复习课比较枯燥,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新课程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本节课受到选修一《化学与生活》第二章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的启发,以阿司匹林的发现过程为主线,从柳树的独特药用功效发展至阿司匹林的合成,真实再现化学和医药发明的结合过程,通过学

2、生自主创新、分组实验探究,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鼓励学生勇于探究,敢于创新,造福人类。同时在设计、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完成对有机物官能团性质的复习,引导学生掌握探究一个未知有机物的基本思路。二、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有机物官能团的检验方法。2、巩固应用由分子式的不饱和度推测有机物可能结构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实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3、通过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信息的迁移能力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

3、主动参与意识。3、使学生认识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体验如何利用已学的知识检测自然界中药物的组成与结构。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药物分子中可能存在的官能团。教学难点:实验验证药物分子中存在的官能团。四、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日常生活中,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当今社会,抗感冒药品种繁多,如:白加黑、康泰克、泰诺、百服宁、阿司匹林等。那么,古人如何治疗感冒发烧呢?(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收集事实: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人用柳树的叶子来止痛。我国早在唐朝,人们就发现柳树皮可止痛和退烧。科学研究证实:垂柳

4、中有一种成份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导入课题】垂柳中的什么成分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呢?【信息提示】经过元素分析和测定,该样品的分子式为C7H6O3(下文中,该样品简记为A),试推测它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二)提出假说:根据A的不饱和度及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推测其可能含有的官能团,进而写出其可能的结构简式。【学生活动】计算A的不饱和度,预测其可能含有的官能团: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环、-COOH、-OH、—CHO等。进而推导未知物A可能的结构简式:(设计意图:巩固应用由分子式的不饱和度推测有机物可能结构的方法。)(三)实验验证:【教师提

5、示】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复习巩固】为满足化学实验的科学性,在实验开始之前,首先复习常见官能团的检验方法。官能团碳碳双键碳碳三键醇羟基酚羟基醛基羧基酯基检验方法一溴水溴水灼热的铜丝浓溴水银氨溶液紫色石蕊试液NaOH溶液检验方法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FeCl3溶液显色新制Cu(OH)2悬浊液NaHCO3溶液(设计意图:把有机物官能团的检验方法蕴涵于实验探究过程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学生活动】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

6、实验,探究物质A的结构简式。步骤实验操作现象结论1在样品中滴加2-3滴FeCl3溶液溶液变紫色未知物A中有酚羟基2在样品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未知物A中有羧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未知物A可能具有的结构简式为:【教师评价】评析学生答案,对学生的实验方案及结果予以鼓励,对实验中出现的失误给予温馨提示,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物质A的结构简式。【学生活动】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①核磁共振氢谱:确定官能团的相对位置。②定量实验:取1mol该药物分子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测定所需的n(Br2)。【教师评价】实验方案设计非常合

7、理,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完成该实验,研究表明该未知物A的结构简式是,化学名称是水杨酸。(四)成立理论:学生将未知物A的结构简式写在试剂瓶上,并标注实验日期。(设计意图:及时给化学试剂贴上标签,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实验习惯。)(五)持续发展:水杨酸虽然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但是,水杨酸及其盐类对胃的刺激性很大,而且味道令人生厌。1889年,德国拜耳药厂的化学家霍夫曼对水杨酸做出改进,利用水杨酸作为一种原料合成了阿司匹林,它的副作用小,镇痛效果更好。经过10年的临床试验,于1899年大量生产。目前,世界每年使用约十万吨阿司匹林,它已成为退

8、热的标准药物。经过测定,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C9H8O4。【学生活动】从上述材料中,推测阿司匹林抗感冒药分子的结构,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设计意图:材料表明阿司匹林是以水杨酸为原料合成的,故可猜测是水杨酸中的羧基或酚羟基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而结合分子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