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和定位

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和定位

ID:27224081

大小:57.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1

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和定位_第1页
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和定位_第2页
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和定位_第3页
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和定位_第4页
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和定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和定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和定位摘要:近些年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体制转变,企业的结构也迎来了转型,而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根本,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推动力,同时现在社会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的管理措施必须得有所改变,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接下来笔者将和大家一起简单的探讨一下我国一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转型和定位问题。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定位一、何谓“人力资源管理”在专业方面的定义,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是将组织内的所有人力资源作适当的获取、维护、激励以及活用与发展的全部管理过程与活动。通俗一点看来说,就是要求我们用科学合理的思维和方法来统筹管理企业内部的人和事,使得他们可以有机的结合,

2、有机的相融,实现效果最佳的配合,使得人力运用发挥出尽可能理想的结果。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分析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与以往的经济体制相关,很多时候人力资源都是比较被动的人事行政,几乎没有人会把人力资源与企业整体运作绩效想到一块,而是两个不相关的内容,这种思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然而在新的经济体制下,企业都开始把策略、文化、愿景等作为自身的根基,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管理企业的人才和流程,实现企业为客户提供尽可能人性化的服务,而且还需要注意的是,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要做好客户的反馈工作,将结果规范化记录,实现科学运营。三、人力资源管理和转型的措施(一)优化人力资源

3、管理结构我们应该把人力资源的定位放在尽可能的去促进组织能力和企业环境的角度上,切实分析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组织状况,从企业自身的可用资金等各种硬实力出发,订立人力资源的指标。同时更要注意指派相关人员确定人力资源团队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各种人事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从而为最终实现企业运营循环组织能力的优化而服务,也要加强对在职员工忠诚度和生产力方面的管理,务必保证员工的工作效果和工作态度符合企业的要求,使得其对实现客户的要求有意义,同时也可以对企业财务指标具有的附加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而在组织变革的方面,企业必须做好主导工作,推动变革的角度和速度,要注意协调员工的关系,努力将他们被动的福利行政向员工

4、关怀者的角度转变,通过协调员工来提供员工的附加价值,建立有效的员工沟通机制和渠道。(二)信息技术全面渗透全球化分工的生产服务模式逐步走向主导位置,使得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迎来全新的变革,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企业最好是将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将资源管理放在基于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智能化的设备和系统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以把人员招聘、薪酬管理,等管理工作都交给计算机负责。信息技术能够大大提高人力管理活动中事务性工作的效率,使人力部门的工作聚焦到更重要的事务上去。因为现实表明在采用了人力资源信息化的企业中,其薪资发放和工资单信息、人事资料行政管理、出勤、培训等这些属于基本员工信息资料采集维护的

5、事务性工作,逐步可以被人力资源软件的信息化模块所取代,这就使人力资源工作者从繁杂重复的事务性工作中脱身出来成为可能。这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工作人员减压,使得企业可以集中更多的人员和资金去进行其他的工作。(三)物质激励与人性激励结合要想建立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最主要的就是有一个完善的激励机制,来提高员工们的积极性,最大程度的调动他们的热情。一般情况下,有两种鼓励机制,其一就是通过一些物质奖励,最主要的就是体现在工资的分发上边。就我国国内情况来看,较多的国有企业在工资分配这一方面,通过不断改革,来寻求最适合企业的工资分配制度。经过调研,较多的企业采取的是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其中工资的发放

6、需要根据员工的职位条件,在职的工作表现以及最后的工作绩效进行综合测评。相对于其他的工资分配模式,这种制度既能够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也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的付出与所得成正比。最主要的是这种工资制度易于企业的管理,同时透明度较高,不会发生因解释不清楚而造成误会。同时随着企业员工职位的变化,工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具体实施起来,就是岗位工资较为固定,没有特殊情况一般是不会变化的。同时岗位工资设置的时候需要体现出不同岗位之间的差异性。同时个人的资格条件也是需要考虑进去的,要根据不同的能力,以及最终对企?I的贡献。参考文献:[1]吴晓求,应展宇.激励机制与资本结构:理论与中国实证[J].管理

7、世界.2006(3):6-14.[2]刘芳,吴欢伟,刘卓.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宄综述[J].科学管理研究,2006,24(4):86-89.[3]李前兵.国外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6,15(4):48-50.[1]董洪福.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19(3):58-60.[2]陈国权,郑红平.组织学习影响因素学习能力与绩效D].科学管理研究.200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