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及保健

幼儿心理健康及保健

ID:27229213

大小:6.17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8-12-01

幼儿心理健康及保健_第1页
幼儿心理健康及保健_第2页
幼儿心理健康及保健_第3页
幼儿心理健康及保健_第4页
幼儿心理健康及保健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健康及保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及保健内容提要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概述一、心理卫生的概念二、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意义和内容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四、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五、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及矫治策略第二节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防治一、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鉴别二、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矫治学前儿童的心身疾病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目标:1、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概念2、了解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类型及其表现3、明确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影响因素4、初步掌握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策略5、掌握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矫正方法重点: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

2、志2、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与防治难点: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矫治一、心理卫生的概念早期:1、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没有临床症状,身心都符合正常发展标准,具有良好适应性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患者的躯体和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心理卫生也称精神卫生,是指维持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以及矫治各种不健康心理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健康人的心理保健,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现在:心理疾病就是指一个人在情绪、观念、行为、兴趣、个性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失调,亦称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2、心理疾病二、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意义和

3、内容(一)学前儿童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二)学前儿童心理卫生工作的内容加强学前儿童的心理卫生工作,是维护和增进婴幼儿心理健康乃至人一生健康的重要保证。婴幼儿年龄尚小,经验与能力都很欠缺,而且也极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现代社会处于急剧的变化之中,婴幼儿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1、为学前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2、加强各种心理保健措施,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卫生教育。3、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发展正常2、情绪稳定愉快3、人际关系和谐4、行为统一协调智力正常的儿童在认知方面一般表现出想象

4、力丰富、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动手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较强。表现为情绪安定,积极向上,具有爱心和同情心。积极情感总是多于消极情感,能较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心境,没有不必要的紧张感和不安感。乐于与人交往,合群、能与他人友好相处。心理和行为是协调一致的。行为表现为既不过敏,又不迟钝,面对新的刺激情境能做出合理的反应,具有与大多数同龄儿童基本相符的行为特征。5、性格乐观开朗具有活泼开朗、乐观、自信,积极主动、独立性较强,谦虚、诚实、勇敢、热情、慷慨等性格特征。6、自我意识良好能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他们身上积极的肯定的自我观念占优势。四、影

5、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一)生理因素(二)心理因素1、遗传因素2、胎内环境3、脑损伤或疾病4、生长发育迟缓1、气质与性格2、需要与动机3、情绪4、自我意识人的许多心理行为受遗传的影响;许多遗传病都存在智力缺陷。不良的胎内环境造成的某些素质缺陷可成为儿童心理发育的障碍。分娩中的脑损伤、脑外伤及脑瘤、传染性脑疾病等使脑细胞受损。发育过于迟缓,水平过低,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托马斯等把儿童的气质分成三种类型:易养型、难养型、兴奋缓慢型。难养型儿童更易产生攻击行为、焦虑、敌意等。性格内向、胆小——惧怕、沉默;外向、暴躁——攻击、发脾气合理需要得不到满

6、足,就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导致问题行为。动机冲突若不及时和妥善地解决,就会造成强烈的情绪波动。消极情绪容易导致儿童心理异常和障碍。焦虑和恐惧影响比较明显。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个性的健全发展。(三)社会因素1、家庭家庭结构不健全的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心理有着消极的影响。父母离异——孤僻、自卑、胆怯、冷漠自虐、撒谎、多动、讲脏话。不良的家庭氛围,儿童心理压力大,没有安全感,容易胆怯、自私、嫉妒、孤独、懒惰、不讲礼貌。家庭氛围父母的文化和心理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父母吵闹——行为紊乱、夜惊、梦魇、遗尿症。家长素质教育态度和方式不合理、不正

7、确,易使儿童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父母的心理障碍会投射到孩子的心灵上;孩子往往从父母那里模仿到不健康的性格、行为习惯。文化素质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有较高相关。2、托幼机构3、社会生活环境师幼关系同伴关系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行为不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不良的同伴关系,容易产生独占、攻击、粗暴或胆怯、孤独、不合群等行为,严重阻碍儿童的身心和社会性发展。居住在高层住宅或单元楼的儿童易形成孤僻、脆弱、暴躁等不良性格。看电视过多的儿童交往能力普遍较差,孤独、沉默,自我中心,学到侵犯性行为。粗暴的态度易导致儿童紧张、胆怯

8、,学前儿童的某些心理问题与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儿童与各种社会传媒的接触,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道德观念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