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地铁ATC介绍.doc

有关地铁ATC介绍.doc

ID:27229572

大小:133.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02

有关地铁ATC介绍.doc_第1页
有关地铁ATC介绍.doc_第2页
有关地铁ATC介绍.doc_第3页
有关地铁ATC介绍.doc_第4页
有关地铁ATC介绍.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关地铁ATC介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地铁信号系统的构成地铁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安全、准点、高密度运行的重要技术装备。世界各大城市的地铁信号设备大多采用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简称ATC,AutomaticTrainControl)。通常ATC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1)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简称ATS,AutomaticTrainSupervision);(2)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简称ATP,AutomaticTrainProtection);(3)列车自动运行子系统(简称ATO,AutomaticTrainOperation)。二、ATC各子系统的功能1.列车自动监

2、控子系统(ATS)(1)列车自动识别、列车运行自动跟踪和显示。(2)运行时刻表或运行图的编制及管理。(3)自动和人工排列进路。(4)列车运行自动调整。(5)列车运行和信号设备状态自动监视。(6)列车运行数据统计、列车运行实绩记录。(7)操作与数据记录、输出及统计处理。(8)列车运行、监控模拟及培训。(9)系统故障和故障恢复处理。2.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TP)(1)检测列车位置,实现列车间隔控制和进路的正确排列。(2)监督列车运行速度,实现列车超速防护控制。(3)防止列车误退行等非预期的移动。(4)为列车车门、站台屏蔽门或安全

3、门的开闭提供安全监控信息。(5)实现车载信号设备的日检。(6)记录司机操作和设备运行状况。3.列车自动运行子系统(ATO)(1)启动列车并实现站间自动运行。(2)控制列车实现车站定点停车、车站通过和折返作业。(3)与行车指挥监控系统相结合,实现列车运行自动调整。(4)车门、站台屏蔽门或安全门的开、闭监控。(5)列车运行节能控制。三、ATC系统制式ATC系统分为固定闭塞式ATC系统,准移动闭塞式ATC系统,移动闭塞式ATC系统。(1)固定闭塞式ATC系统(fixedblock)国内早期建设的地铁信号系统采用固定闭塞式ATC系统,

4、如北京地铁1号线和上海地铁1号线。控制列车的信息,由轨道电路传输,列车以固定闭塞分区轨道电路长度为最小行车间隔,以闭塞分区为保护区段,轨道电路一般采用音频无绝缘轨道电路,传输信息量少,对应每个闭塞分区同时只能传送一个信息代码,即该区段所规定的最大速度命令码。对列车运行速度采用阶梯式速度曲线控制控制方式。(2)准移动闭塞式ATC系统(quasi-movingblock)国内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地铁和本世纪建设的部分地铁采用了准移动闭塞式ATC系统。如上海地铁2、3、4号线,广州地铁1、2号线,深圳地铁1、4号线,天津地铁1、9号

5、线等。准移动闭塞式ATC系统一般是采用音频无绝缘数字轨道电路,具有较大的信息传输量。列车车载设备根据数字轨道电路传来的信息,对列车追踪运行以及折返作业进行连续的速度监督,实现超速防护。音频数字轨道电路可向车载设备提供目标速度、目标距离、线路状态(坡道、弯道数据等)、轨道电路标号及长度等信息,可使ATP车载设备结合车辆性能数据计算出适合于本列车运行速度曲线,保证列车在速度曲线下运行。采用一段速度曲线的列控方式,地铁里称为目标距离(distancetogo)控制模式。此模式减少了司机频繁的制动、牵引,既可以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又降

6、低了司机的劳动强度,增强了列车运行的舒适度。(3)移动闭塞式ATC系统(movingblock)国内的武汉轻轨、广州地铁3、4、5号线采用了移动闭塞式ATC系统。移动闭塞式ATC系统是采用地面交叉感应环线、无线通信、波导等介质,向列控车载设备传递信息。移动闭塞不需将线路划分成为固定长度的闭塞分区,列车间的间隔是动态的,列车和列控中心进行实时的双向通信,不间断的对列车的速度进行监控。可方便实现完全防护列车的双向运行模式,与固定闭塞相比,相对较少的轨旁及车载子系统设备。CBTC的显著特性是系统可决定列车的位置,高準确度以及不受轨道

7、电路支配。CBTC系统以它在地理方面的连续式列车到轨道边与轨道边到列车的数据通讯网路為特色,准许转换比传统式系拥有更多的控制与状况资讯。CBTC系统的数据传输将通过无线局域网WLAN实现,非信号相关的数据(如CCTV)的传输也将通过同一网络实现。这一技术将减少硬件的数量,减少接口,并为用户降低了成本。TrainguardMT在中国的应用还包括广州地铁4、5号线以及最近获得的北京地铁10号线和奥运支线项目在无线通讯世界里,面对数据通讯市场的庞大发展潜力,两种类型的数据网络技术正在展开激烈的竞争。尽管两种网络技术之间的结构和运行方

8、式完全不同,但是,其竞争的领域却完全一致,从小容量数据的处理,到大容量文件数据、声音数据乃至流文件影像数据的传输等。如何更好地掌握上述网络技术的运作特点,进而确定究竟哪一类网络技术更加适合“基于通讯的列车控制(CBTC,communication-basedtraincon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