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视阈下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

中观视阈下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

ID:27235369

大小:6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2

中观视阈下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_第1页
中观视阈下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_第2页
中观视阈下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_第3页
中观视阈下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_第4页
中观视阈下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观视阈下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观视阈下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摘要】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虽然高等教育仍保有独立特质,但它与经济间的互动关系已成社会之共识:高等教育推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对高等教育也有积极影响。鉴于此,我们应为将来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各方的共同发展,做出必要的筹划,从而强化高等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关键词】中观视阈教育与经济互动关系自从“知识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理念首次进入人类的视野,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就成为各界关注和探宄的课题。国内外学者从宏观理论的论述,到中观的高校与区域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研究,都对之进行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探究。多数论者几乎

2、霸占了两者之间关系定位的话语权__高等教育与经济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紧密关系。但从历史事实层面看,高等教育从产生之初与经济原本几无瓜葛,即便是在“知识经济”的当代,高校的生存与发展也依然是独立和主观能动的,它在经济方面的作用是其衍生出来的广泛社会作用中的一个方面,且具后生性、间接性。高等教育的初始与经济并非正比关系高等教育最早出现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众所周知,世界上最早的高校出现在13、14世纪经济相对不发达的欧洲。首先出现在意大利、法国,而后相继是英国和德国;18世纪中叶,俄国也建立了大学,己经落后德国约400年,落后意大利、法国则更多一一大约60

3、0年。高等教育在世界不同地域建立发展的历史时期,正是东方经济大国中国的宋明直至清朝的康乾盛世。而在亚洲,最早的高校出现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印度,随后是日本、中国;中印日的高校大约相继出现在19世纪后半叶,在时间差距上并不大,然与欧洲尤其是与西欧相比,相距较大。有资料显示:在公元之初到公元1500年的长达14个世纪里,中国在世界上占据着遥遥领先的国际科技和经济地位。最早诞生的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出现在12世纪,那是正值中国的宋代。英国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专家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找中国文献,参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就会发现它的主要优点就在宋代。”这就是说,从历

4、史事实层面看:大学没有首先出现在经济发达的中国,却出现在相对落后很多的欧洲。“到中世纪末,欧洲建立了约80所大学。①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并不是正比例关系哈佛大学建立于1636年,在此后的140年才有了美国这个国家。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先有大学,后有国家的另一例则是,先有希伯来大学(1925年),后有以色列(1948年)。退一步讲,不要说哈佛大学建立的1636年,即使是1776年(清乾隆41年),美国的经济与当时的中国相比差别可比天壤,但是,那时的美国己有了8所大学。至1861年,依然在经济上远远落后于中国的美国己有了800所大学②,而中国自此之后,又过了

5、30多年才出现大学。如此巨大的反差,从不同侧面和角度一再说明:作为高等教育存在形式的大学从其诞生之初便与经济发展几乎没有关联。总之,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从人均GDP看,都有案例为证,并不是经济特别发达的,高等教育一定发达;反之,也不是经济相对落后的,高等教育一定相对落后。当然,现实也的确是:“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不见得没有大学,但是,一定没有世界一流大经济与大学有一定的关系,但远非那样密切的关系”。③高等教育相对于经济,有其独立性的一面。经济相对于高等教育的所谓依赖与促进的紧密关系则是高等教育发展以后的事情了。在世界上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域,高

6、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不是正比例关系。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仍保有独立特质。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已经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成为不争的事实。此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再像农业和工业经济时代那样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的消耗,更多的是依赖劳动者智力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因此,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机构,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已成社会之共识:教育是知识创新的直接推动力,在知识外溢效应下,教育本身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教育本身对经济增长有直接的推动力,同时经济增长也推动着教育的不断发展。④循着高校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

7、高校无疑是人类智慧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其核心的宗旨与价值集中在进一步发展人类智慧上。其他方面(包括经济方面)的价值,都是延伸性的。大学对于经济的作用具有后生性、间接性。“大学诞生之初,并不是指向经济的。比较靠近经济的莫过于工学院、商学院了,最靠近经济的莫过于高等职业教育了。然而,工学院、商学院在大学中都出现得很晚,职业教育进入高等教育则是更晚的事了。大学对这些更靠近经济的专业是保持着适当距离的。这样做的结果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一方面是确保了大学站在学术的顶端,站在文化与科学的高峰,另一方面又确保了大学的这种高峰地位更有效(同时也是间接)地作用于经济。”⑤当然,

8、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