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高考】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配套练习 1.2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新人教版选修3-5

【赢在高考】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配套练习 1.2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新人教版选修3-5

ID:27241976

大小:299.5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2

【赢在高考】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配套练习 1.2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1页
【赢在高考】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配套练习 1.2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2页
【赢在高考】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配套练习 1.2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3页
【赢在高考】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配套练习 1.2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4页
【赢在高考】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配套练习 1.2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5页
资源描述:

《【赢在高考】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配套练习 1.2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新人教版选修3-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随堂演练巩固1.(2011山东菏泽模拟,3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为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关于小球落点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小球每一次都从同一点无初速释放,重复几次的落点应当是重合的B.由于偶然因素存在,重复操作时小球的落点不重合是正常的,但落点应当比较密集C.测定P点位置时,如果重复10次的落点分别为、、、…则OP应取、、…的平均值,即…/10D.用半径尽量小的圆把、、…

2、圈住,这个圆的圆心就是入射球落点的平均位置P【解析】重复操作时小球的落点不会全重合,但离地应较近.确定落点位置的方法是画最小的圆圈定落点,圆心作为落点位置.【答案】BD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面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在一起,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装置如图中甲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薄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中乙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上,A为运动

3、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BC”或”CD”或”DE”).(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40kg,小车B的质量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总动量=m/s,碰后总动量=m/s.【解析】观察纸带,选取碰前、碰后做匀速运动的BC段和DE段求出碰前、碰后的速度,再利用质量数据便可求出碰前、碰后的总动量.【答案】(1)BCDE(2)0.420.4173.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e=其中和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和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

4、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e<1.某同学借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它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实验步骤如下:安装好实验装置,作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第一步,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第二步,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的C点,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

5、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在上述实验中,(1)P点是的平均位置,M点是的平均位置,N点是的平均位置.(2)请写出本实验的原理,写出用测量量表示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解析】(1)实验的第一步中小球1落点;实验的第二步中小球1碰撞后落点;小球2落点.(2)小球从槽口C飞出后均做平抛运动,飞行时间相同,则用水平抛出距离代替水平速度.【答案】见解析4.用天平、气垫导轨(带光电计时器和两个滑块)验证动量

6、守恒.本实验可用自动照相机代替计时器(选闪光频率为10Hz).步骤方法如下:①用天平称出两滑块的质量.10kg.20kg.放在水平的气垫导轨上,如图(a)(导轨上标尺的最小分度为1cm).②碰撞前后连续三次闪光拍照得图(a)(b)(c).③根据图示数据验证动量守恒.试根据以上情况证明该实验物块作用前后是动量守恒的.【证明】从(a)图到(b)图历时0.1s,碰撞前:A的速度m/s=0.6m/s,总动量为..6kgm/s=kgm/s;从图(b)到图(c)历时0.1s,而从图(b)看出滑块A与滑块B靠近作用需s=2.s,所以

7、A与滑块B碰后回到7cm位置历时.1s-2.s=7.s,故碰后:′m/s=-0.2m/s′m/s=-0.4m/s,碰后总动量′′′′=[0.(-0.2)+0..4]kgm/skgm/s.因为′′,故碰撞前后AB系统动量守恒.5.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无初速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无初速滚下

8、,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甲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乙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cm.(2)在下列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