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内文化概论-总复习预习资料

[精品]国内文化概论-总复习预习资料

ID:27271899

大小:119.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2-02

[精品]国内文化概论-总复习预习资料_第1页
[精品]国内文化概论-总复习预习资料_第2页
[精品]国内文化概论-总复习预习资料_第3页
[精品]国内文化概论-总复习预习资料_第4页
[精品]国内文化概论-总复习预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国内文化概论-总复习预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资料绪论1、“文”的本意错画,也就是花纹。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先天的“质”相对。人文指社会现象和规律,天文指自然现象和规律。“化”的本意是改易。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和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分化”。在古代典籍里,化指教化的情况多一点。2、中国古代观察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是人文。3、中国经典的“文化”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是改造主观世界范畴,创造是改造客观世界范畴。4、从总的方面看,文化的定义不外乎广义、狭义两种。5、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依据。广义文化定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

2、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应把握3个要点:①广义文化与人类与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②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综合概念;③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3、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狭义的文化定义: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应把握3个要点:①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②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

3、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③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4、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仅适用于人类文化学,而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5、两个文化层面:上层文化、底层文化。民族文化与国别文化都是由这两个文化层面联合构成的。6、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①两个文化层面的来源相同,都是原始文化的传承。②内在精神相互关联、互相

4、补充。③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两个层面文化精华的荟萃。7、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8、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和国情为基础。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l)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2)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3)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1、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但不是依赖于黄河干流本身,而是它众多支流形成的湿润地区。2、地理条件千变万化的广大空间里,出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3、地域文

5、化形成的条件:①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太恶劣、太优越,都不利于文化的创造(所以中国古代国家最早在黄河中下游兴起)。②地理条件特殊或得天独厚。③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④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4、带有“原创性”的地域文化: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及楚词文学,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5、地域文化与正统文化:一开始没有正统文化,只有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动正统文化的产生。·6、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1)山西高原太行

6、山、吕梁山夹着一条平宽的汾河谷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说尧舜时期就在这里建立过都城;(2)山西高原与蒙古高原相接,这个地区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的要道;(3)太行山脉一些断裂处可以直通华北平原。7、中国地形西高东低,可分高中低3个阶梯。黄河、长江贯穿于中国三大阶梯之中。而汉水、淮河又把黄河、长江联在一起。8、地形虽复杂多变,仍不失整体性:一是众多的河流如血脉将大陆广大地区连在一起;二是地理通道。古代沿渭水、黄河、济水一线就形成了联系东西的交通线,与这条东西交通线相交,还有3条南北交通线。9、中国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广阔的地域为历史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

7、台。西亚文明早就消灭了。在中国,战争征服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10、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分裂,时间也不短,但追求统一总是占主导。西周时期,“天下”观念已十分清晰。历朝历代皇帝总是以边远民族“来朝”为荣耀。11、中国地理自然特征: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12、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一是开垦土地;二是兴修水利;三是开凿运河。是古代“正德、利用、厚生”精神的体现。13、古代已有土地集约经营的意识。汉武帝时期有“代田法”和“区田法”,大幅度提高了亩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