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计算题经典例题

高中化学计算题经典例题

ID:27282917

大小:409.51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12-02

高中化学计算题经典例题_第1页
高中化学计算题经典例题_第2页
高中化学计算题经典例题_第3页
高中化学计算题经典例题_第4页
高中化学计算题经典例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计算题经典例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学计算例题与练习]一.化学计算的技巧一般指的是各种基本计算技能的巧用。主要有?①关系式法,②方程或方程组法,③守恒法,④差量法,⑤平均值法,⑥极值法,⑦讨论法,⑧十字交叉法等。一、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例题1】 某种H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                     [   ]A.3.2g       B.4.4gC.5.6g       D.6.4g分析:此题宜根据以

2、下关系式巧解: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所以,最后容器中国体质量增加了3.2g,应选A。解析此题估算即可。解题关键是找出反应中量的关系。【例题2】 FeS2与硝酸反应产物有Fe3+和H2SO4,若反应中FeS2和HNO3物质的量之比是1∶8时,则HNO3的唯一还原产物是                                    [   ]A.NO2 B.NO C.N2O D.N2O3分析:此题运用氧化还原关系式计算。反应中FeS2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8,由于生成了Fe(NO3)3,则FeS2和被还

3、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5。设N元素的变价为x,可列以下氧化还原关系式并解析:第39页,共39页该题关键是找出隐含的关系。二、方程或方程组法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例题3】 (MCE1999—24)用惰性电极电解M(NO3)x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L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M的原子量为            [   ]分析:方程或方程组法是最常用最不易出错的化学计算方法。阴阳两极的电极反应:阴极:4Mx++4xe

4、=4M阳极:4xOH--4xe=2xH2O+xO2↑设M的原子量为y正确答案是C。【例题4】 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g无水晶体。该碱金属M可能是                        [   ]A.锂B.钠C.钾D.铷(锂、钠、钾、铷的原子量分别为:6.94、23、39、85.47)分析:碱金属及其氧化物跟水反应的反应式关系分别是:2M+2H2O=2MOH+H2↑M2O+H2O=2MOH此题有多种解法。有以下特殊解法:设M的原子量为x第39页,共39页解得42.5>x>14.5

5、分析所给锂、钠、钾、铷的原子量,推断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是B、C。三、守恒法化学方程式既然能够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得失电子数、总质量等都是守恒的。巧用守恒规律,常能简化解题步骤、准确快速将题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题5】某烃0.1mol,与在标准状况下为20L的氧气(过量)充分反应后,迅速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Na2O2粉末中,在一定设备中使气体完全反应,此时粉末增重15g。经处理后得到气体14.4L(标准状况)。该烃能使溴水褪色,试通过计算求出该烃的分子式,并写

6、出可能的结构简式。此题解法颇多,运用守恒法妙解解:设该烃的分子量为M经分析可推断14.4L气体均为氧气。根据质量守恒:解得M=70所以该烃化学式为C5H10。因为该烃能使溴水褪色,故为烯烃。戊烯共有5种可能的结构简式:①CH2=CH—CH2—CH2—CH3②CH3—CH=CH—CH2—CH3*【例题6】 酸雨是因为过度燃烧煤和石油,生成的硫的氧化物与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硫酸和硝酸的缘故。某次雨水的分析数据如下:[Cl-]=6.0×10-6mol/L第39页,共39页[Na+]=3.0×10-6mol/L则此次雨水的pH大约为              

7、                  [   ]A.3 B.4 C.5 D.6此题结合环保考查化学计算,解题关键是我们应根据雨水中阴、阳离子所带负、正电荷守恒(溶液呈电中性)解析,建立解题思维根据电荷守恒:pH=-lg[H+]=5-lg8≈4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四、差量法找出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为差量法。其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等。差量法的实质是巧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此法的突出的优点是:只要找出差量,就可求出各反应物消耗的量或各生成物生成的量。【例题7】 (TCE1995—15)加热

8、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mg,使之完全反应,得剩余物ng,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