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体会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体会

ID:27286615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体会_第1页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体会_第2页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体会_第3页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体会陈可华1张璇2张敬凯3(1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双鸭山155100)(2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四方台区医院妇产科黑龙江双鸭山155100)(3黑龙江省鸡丙市矿业集团总医院检验科黑龙江鸡丙158100)【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4-0095-02;应用双侧额颞顶去大骨瓣减压术同时硬脑膜敞开或减张缝合治疗双侧急性颅内血肿或弥漫性脑肿胀,可以有效地清除血肿,解除脑疝、颅高压,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常被用来救治重型颅脑创伤及恶性脑肿胀。但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

2、同侧或对侧骨窗下积液时有发生。我科1995年7月至2009年8月,共为124例患者行双侧去大骨瓣减压术,术后并发双侧骨窗下积液39例,发生率31%,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25例,女14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39.6岁。均与伤后lh-3d内行双侧额颞顶颅内血肿清除加去大骨瓣减压或单纯双侧去骨瓣减压。其中车祸伤31例,高空坠落伤5例,击打伤3例。术前GCS评分3-5分22例,6-8分15例,9-12分2例。2.影像学表现:经CT证实,12例诊断为双侧半球急性硬膜下血肿,18例诊断为一侧半球硬膜下血肿伴对侧硬膜外血肿,4例诊断为

3、一侧半球硬膜下血肿伴对侧脑挫裂伤脑内血肿,5例诊断为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弥漫性脑肿胀。3.手术方法:釆用大骨瓣,手术切U颧弓上耳•屏前lcm,向后至顶结节向前至前额发际内,顶部骨瓣边缘旁开中线3cm。对侧同样标准骨瓣或稍小骨瓣减压。硬膜缝合:取切口皮瓣下深筋膜,将其与硬脑膜边缘呈扩大容积下减张严密缝合至不漏水,使修复后的硬脑膜有一定的浮动度,以缓冲颅内压;一侧硬脑膜未剪开或重新原位缝合硬脑膜,另一侧采用脑膜补片或颞深筋膜减张缝合硬脑膜;因术中急性脑膨出或恶性脑肿胀敞开硬膜仅缝合头皮。术后2周内出现积液25例,2-4周12例,4周后出现2例。平均15

4、天。1.临床表现:本组有25例出现临床症状,包括头痛8例,恶心呕吐12例,偏瘫3例,癫痫发作2例。意识好转后又进行性加重12例。2.治疗方法:基于CT影像计算双侧额颞顶硬膜下积液量多的一侧积液≤30ml且中线偏移小于5mm无明显脑疝表现共25例,采用半卧位,弹力绷带局部加压包扎及腰穿引流脑脊液,其中5例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1周几局部加压包扎;5例保守治疗积液30-180d后吸收。14例一侧积液量≥30ml,其中9例取积液量多的一侧行积液腔穿刺抽取大部分积液,骨窗填塞纱布弹力绷带包扎;4例行积液腔穿刺潜行置管引流。最终9例积液较多行积液

5、腔-腹腔分流术,术后弹力绷带包扎压迫骨窗,术后积液消失。结果经上述治疗方案,除5例原发损伤较重放弃进-步治疗外,余34例双侧积液均逐渐消失,其中行积液腔-腹腔分流术的在术后1周内消失。行积液腔-腹腔分流术组效果好于积液腔局部穿刺抽液及保守治疗组。讨论近年来,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被认为是一种能迅速降低颅内压并解除脑疝的有效手术方式,但并发症越来越多地引起例神经外科医师的重视。包括颞肌血肿、脑组织功能障碍、去骨瓣减压后的脑出血或缺血性损伤及硬膜下积液等。双侧大骨瓣减压术后出现硬膜下积液的基本特征奋①临床经过相对缓慢,呈亚急性或

6、慢性过程;②积液积聚在双侧骨窗处皮瓣下,表现为双侧骨窗膨隆、冇波动感,II双侧积液腔常常相通;③由积液引起临床症状较少,颅内压增高症状轻且多为头痛及癫痫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④积液通常为陈旧血性或淡黄色液体,无色透明液体较少见,积液中蛋白质含量较高;⑤积液常影响患者的苏醒及神经功能的恢复;⑥双侧额颞顶骨窗下积液易反复发作。关于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双侧硬膜下积液的可能机制为:①蛛网膜破裂及活瓣形成学说;②切U疝形成学说;③血脑屏障破坏学说;④脑脊液吸收障碍学说;⑤手术及术后治疗原因。骨窗积液的防治,预防是关键:①应尽可能闭合硬脑膜并恢复苏正常的

7、解剖结构,减少因过度的脑膨出所致的骨窗下切u疝,避免脑脊液冋流受阻。②术中打开外侧裂池及脑表面的蛛网膜下腔,放出血性脑脊液,切除外侧裂周围的部分蛛网膜,为蛛网膜开窗,避免单向活瓣形成后脑脊液流入硬膜下腔。③术后尽早行腰椎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尽可能减少脑脊液中的积血及分解产物,减轻蛛网膜粘连,防止因冋流受阻致脑脊液流向压力低的硬膜下腔。④脑水肿过后及吋用弹力绷带局部适当加压包扎,这既可以保护颅骨缺损处膨出的脑组织,又可以使骨窗处的硬脑膜与蛛网膜粘连这一起,避免硬膜下腔过多积液存留。⑤术后早期、及时、足量补充血浆、蛋白或输入全血,及时纠正贫血、低蛋白

8、血症及营养不良造成的滲透压降低。⑥监测骨窗压力变化并及吋复查CT是较为奋效的监测方法,避免过量应用脱水药。⑦早期行高压氧治疗,增加脑组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