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1

ID:27294083

大小:336.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2-0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1_第1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1_第2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1_第3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1_第4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陕西师范大学201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第3章学校心理咨询与行为矫正技术学校心理咨询1行为矫正技术2第3章学校心理咨询与行为矫正技术学校心理咨询1心理咨询(counseling)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学校开展心理咨询,主要对象是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儿童青少年和“学校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其次是家长和教师。开展学校心理咨询,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解决心理发展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克服各种心理障碍。要达到这一目的,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必须得到家长和教师的配合,一起会诊,分析学生有关心理症状,掌握学生

2、确切的征兆,把握病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排除心理障碍。一学校心理咨询应坚持的原则1保密的原则2时间限定的原则3来者不拒的原则4感情限定的原则5重大决定延期的原则6心理咨询的伦理规范二咨询室的建立与场面设定心理咨询室的建立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有一个规范化的咨询室这是心理咨询开展的前提条件。而心理咨询的过程及一般程序都是在咨询室建立之后得以实现的。心理咨询室的建立关键是“用心”。有了房间,只要“用心”,物理环境就自然会得到逐步的改善。咨询室的装备并不要求华丽。有了房间以后,咨询人员应该考虑的问题有很多,例如房间的摆设、椅子的放置、空间的配置、墙壁挂什

3、么样的画或作品。一般来说,心理咨询室的设置要首先考虑使来访者安心、放松、舒适、注意力集中和保守秘密。咨询室内应光线柔和、安静舒适、色调优雅,条件好的话应设置供个人咨询用的咨询室、团体咨询用的房间较大的咨询室或心理咨询活动室、接待室。与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同样,学校心理咨询采取的主要也是一叫寸一的咨询面谈形态。但中小学生有的也会结伴而来,给某些学生的心理咨询也会有亲子并行咨询的形式,但青春期后这种情况较少。心理咨询的位置关系以对面坐法为多(见图6-1中②)。但是,这一位置关系有时可能会加重那些存在各种心理问题、怀着不安、焦虑心情第一次来心理咨询的学生的

4、心理负担,而且对于那些对人恐怖感较强的来访学生来讲,来自对面咨询者直接的视线会加重心理上的紧张不安,图6-1中③的180度的并排坐法固然解决了由对面法所造成的来访者的紧张和不安,但这种并排坐法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亲密关系的位置象征,咨询室内可以摆放沙发,但应避免咨询者和来访者并坐长沙发上,因为这种坐法容易使咨洵者产生不应有的逆转移或对抗感情转移。况且,这一坐法使咨询者不容易看到来访者的全身,特别是无法观察到来访者的脸色和眼神,张日昇(1999)认为图6-1中①的咨询场面是比较理想的位置关系。这一位置关系让来访者坐在咨询者的左侧位置,使咨洵者容易观察到来

5、访者的整体状态,中间因为有桌角的存在,又可能缓解来访者山咨询者的视线等所造成的不必要的心理上的压迫感,也容易产生共鸣并构成信赖关系。三心理咨询的理论领域心理咨询的技法皆可归为以下三大理论领域。第一,精神动力论的立场观点。第二,人本主义的立场观点。第三,行为主义的立场观点。精神动力论的立场观点的中心,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是以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为主的理论。行为主义的立场观点是以现代学习理论、行为理论为基础的理论领域。这三大理论的构成及其对问题行为、不适应原因存在着不同的解释。精神动力论强调“无意识的动力”,人本

6、主义强调“自我与经验的不一致”,行为主义则强调“错误认知—学习”。这样,自然在学校心理咨询技法上会存在着不同。但是,学校心理咨询应该整合这三大理论观点并将其作为心理临床的三大支柱,而以“信赖关系的建立”为轴心所构成的“支持”、“共感理解”和“明确化”三大因素应该成为学校心理咨询的三大理论支柱的中心。四学校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1心理咨询初期的诸问题受理面谈的工作信赖关系的建立回避空头的议论回避对来访者的表扬和夸奖回避过早的解释回避早期的诊断回避提问敏感的问题回避对他人的辩护和责难2心理咨询中期的诸问题抵抗沉默感情转移与对抗感情转移3心理咨询后期的诸问题心

7、理咨询的终结结束咨询的指标咨询终结的方法咨询的长期化问题咨询的早期终结第3章学校心理咨询与行为矫正技术行为矫正技术2行为分析与矫正行为矫正是学校心理学的核心技术之一,这种技术对于学龄儿童青少年的许多行为问题的干预都是有效的。行为矫正起源于威特默尔和希利等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作。自本世纪一二十年代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产生以来,行为矫正技术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成为心理学应用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行为矫正:理论与假设1经典性条件反射说与操作性条件反射说2条件反射形成的行为原则3社会学习理论二、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假设之一,问题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根据行为主义

8、的观点,人类的行为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不论这种学习是一种操作性的条件反射过程,还是一种观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