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4地球的圈层结构训练落实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4地球的圈层结构训练落实新人教版必修1

ID:27294353

大小:1.10 M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4地球的圈层结构训练落实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4地球的圈层结构训练落实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4地球的圈层结构训练落实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4地球的圈层结构训练落实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4地球的圈层结构训练落实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行星地球1.4地球的圈层结构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是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B.地幔是指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之间的部分C.地壳是指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由液态物质组成D.地核是指莫霍界面以下的部分,呈熔融状态答案:B解析: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是通过地震波而获得的信息;地幔是指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之间的部分;地壳是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主要由固态物质组成;地核是指古登堡界面以下的部分,外核可能为液态或呈熔融状态,内核为固态。2.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A.盆地 B.平原C.海洋D.大陆架答案:C解析:海洋是地壳最

2、薄的地方。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读下图,完成3~4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4.图中的X处即为(  )A.莫霍界面B.古登堡界面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D.内核与外核交界答案:3.B 4.B解析:第3题,根据深度和波速的大小、变化可知①为地壳和地幔,②为外核,③为内核;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下降;乙波为横波,在地幔中也可通过。第4题,X为地幔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读下图,完成5~7题。5.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

3、个数是(  )4A.2个B.3个C.4个D.5个6.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D.地壳7.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水圈的构成要素中,只有地表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答案:5.C 6.B 7.B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读图,回答8~9题。8.组成图中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B.地壳上部C.地

4、壳下部D.地幔9.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答案:8.D 9.A解析:第8题,组成山体岩石的矿物为岩浆冷凝形成,岩浆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第9题,该题已经说明是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降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到岩石圈。10.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早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5、  )答案:D解析:地壳厚薄不一,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图中四地中D地位于大洋中,故最早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D地。11.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居民感觉到(  )A.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C.只上下颠簸D.只左右摇晃答案:B解析: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纵波快、横波慢,先传播到地面的是纵波,表现为上下颠簸;继而传来的是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12.下列有关莫霍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4A.莫霍界面以上的固体外壳为岩石圈B.莫霍界面在陆地下约17千米C.纵波和横波通过该界面时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D.莫霍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答案:C图1

6、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某种关系。a为甲、乙间相互作用,b为甲、丙间相互作用。图2为我国内陆某地自然景观。读图,完成第13题。13.若a形成化石,b形成图2中的景观,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大气圈B.乙表示生物圈C.丙表示岩石圈D.甲影响丙的演化答案:B解析:化石的形成与生物圈、岩石圈有关;图2中的景观为风蚀蘑菇,其形成与大气圈、岩石圈有关,由此可以确定出甲为岩石圈,乙为生物圈,丙为大气圈;生物圈会影响大气圈的演化。二、综合题14.下图为“地球内部结构部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B、C、D分别代表地球内部的某一部分,请写出各自的名称。A

7、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F、G分别是地球表层部分的________和________。(3)E为________面,此面深度在不同地区有何不同?地震波在通过此面时有何特点?这种特点说明了什么?答案:(1)地壳 上地幔 岩石圈 软流层(2)大洋 大陆(3)莫霍界 在大陆部分较深,最深处可达70千米,在大洋处较浅,最浅处不足5千米,陆地部分平均深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深度6千米。 特点:在此界面处,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说明该深度处上下物质成分有改变。解析:地壳是岩石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