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编学习的基本理论

二编学习的基本理论

ID:27300179

大小:359.32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2-01

二编学习的基本理论_第1页
二编学习的基本理论_第2页
二编学习的基本理论_第3页
二编学习的基本理论_第4页
二编学习的基本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编学习的基本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编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与学习理论概述联结派学习理论认知派学习理论其他派别的学习理论第二章联结派的学习理论 ——学习的行为主义观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的行为主义观在课堂中的应用学习的行为主义观在课堂中的新近应用第一节经典条件作用无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泛化、辨别和消退?一、无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什么是无条件刺激?任何时候,一旦被个体感知到,必然引发特定反应的刺激。(而这种反应通常是无意的、情绪的、生理的,或者说是很难以个体的意志为转移的。)什么是条件刺激?也称为“中性刺激”。即最初不能引发特定反应,必须与无条件刺激多

2、次结合以至于能够暂时代替无条件刺激的刺激。什么是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二者的联系与区别?联系:都是反射区别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获得时间与生俱来后天习得引发条件无条件刺激条件刺激是否需要适当强化否是二、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前提:SR过程:(+S1)SR结果:S1R维持条件:需要适时保持S’和S之间的结合。个体获得经验的过程(即学习),就是建立起条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的过程。(即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三、泛化、辨别和消退泛化:多次(+S1)SRS1RS2RS3RS4R……辨别S1R+SS2RS3RS4R……S1RS2RS3RS4R……消退1.

3、多次“(+S1)SR”2.形成“S1R”3.形成之后,多次呈现S1,都没有再呈现S给予强化。4.最终再呈现S1时,不能够再引发R,即先前形成的条件反射“S1R”已经消退了。经典条件作用可以解释哪些学习现象?有何局限?第二节操作条件作用操作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的比较强化和惩罚的形式不同强化程序对学生的影响一、操作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个体在某一情境中可以自发地做出多种行为,如果其中某个行为得到了强化,该行为在这种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就会提高,不断强化的结果会形成在该情境中采用该行为的一种趋势,即个体在该情境中会倾向于只做出这种行

4、为,这就形成了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操作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个体的学习过程。某个情境RNR1R2R3R4R5R6S某个情境R1R6R5S某个情境R5(在某个情境中)形成:“RS”二、操作条件反射 与经典条件反射的比较P135三、强化和惩罚的形式P137四、不同强化程序对学生的影响P140第三节学习的行为主义观 在课堂中的应用普雷马克原理在学前教育中运用时,应如何调查幼儿在课堂上最喜欢的事物或事情?对幼儿应慎用惩罚(可参考幼儿情感的培养策略)第四节学习的行为主义观 在课堂中的新近应用自我管理与自我教学(纯粹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学适合高年级

5、的学习者)代币管制(一)确定靶行为要改正或增强的行为(二)基线评估(观察)自然状态下,某单位时间内,靶行为出现的频率(三)确定代币的种类及价值以什么作为代币靶行为增加(减少)到何种程度可以换取一枚代币多少代币可以换取儿童喜欢的特定物品(四)诊断评估,完善方案一段时间之后,诊断代币管制运行的效果,听取各方意见,重新调整代币的种类、获取代币的难以程度及其价值。是否有坏习惯?是否想形成好习惯?平时作业:运用自我管理与自我教学或者代币管制的原理,完善自己的行为(改正不良习惯或者塑造新的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