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模竟赛吴许江1

数模竟赛吴许江1

ID:27302208

大小:2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2

数模竟赛吴许江1_第1页
数模竟赛吴许江1_第2页
数模竟赛吴许江1_第3页
数模竟赛吴许江1_第4页
数模竟赛吴许江1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模竟赛吴许江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文题目B题:学生评教体系评估教育评价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其中学生评教又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试就某校现行学生评教体系(见附表一)的科学性及其合理性作出评价,并运用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建立新的学生评教体系,并就模型的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给出说明或证明。一.摘要学校是一个充满着评价人的场所,每时每刻都在对各个人进行评价。毫不夸张地说评价教师是学校里每个人的“日常功课”。由于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它是复杂劳动。不能仅仅用工作量来评价教师的劳动,同时评价教师的人员纷繁复杂,方式多种多样。评价教师的标准往往束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评价的确定就显的很重要。那么

2、如何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帮助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呢?本模型的建立改变了以往同类模型的多种弊端,从另一角度更加合理地分析、评价,就是为了更公平,公正地对教师做出合理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本模型主要用了模糊数学模型和对各项评价付权重的方法进行建模分析。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然后确定比重来评价教师。同时通过确定教师自评与他人评价的比值范围,而确定这次评价是否有效。模型的优缺点和推广①优点:(1)采用模糊数学建模,充分考虑许多因素。评价尽量客观,真实,全面;(2)采用加权,分等。使教师评价更客观;(3)模型分为二个方面进行建模,以的学生对教师

3、的评价为主要方面,综合评议。真正体现评价的发展性、引导性和促进性。②不足:(1)没有大量的数据来调整模型的系数,使模型更加贴进现实。(2)对于结果有效性范围的确定不是很准确,采用人为划定。(3)如果这次评价无效,其后的处理方法不太详细。③推广:模型可以用于创新性,科技类公司的人员测评,对于复杂型劳动的公司人员的管理有极大的帮助。关键词: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多次评价新课程教学积极性二.问题的提出9教育评价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其中学生评教又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试就某校现行学生评教体系(附表一)的科学性及其合理性作出评价,并运用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建立新的学生评教体系,并就模型的

4、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给出说明或证明。现本题已经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学生评教体系,那么我们将就此学生评教体系的科学性及其合理性作出评价,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三.问题的分析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目的是激励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帮助教师成长。本模型主要用了模糊数学模型和对各项评价付权重的方法进行建模分析。从(1)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同时通过确定教师自评与他人评价的比值范围,而确定这次评价是否有效。在各个方面采用的数学模型如下: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表明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模型的客观性,公平、公开的原则。==A(U,V)(U为评价的主要因素,V为评价因素分等;Ci为学生对教师的各项评价要求

5、所付的权重,N为填写有效调查表的人数。)四.模型假设1.假设调查问卷统计表结果已经将评价好的去掉2个,评价差的去掉3个。2.假设调查结果都是客观、合理的;3.假设调查结果用4分制进行量化处理:好表示:4分;较好表示3分;一般表示2分;差表示1分;4.假设考核公平,公正,只从调查结果进行考核,不考虑其他因素(比如社会背景、政治背景等);五、符号定义及说明设i=1,2,...16为评估项目代码;设j=1,2,3,4分别对应优,良,中,差各项指标;为每一项对应评估人数;为每一项对应评估分数;S为老师评分;U为评估详细项目内容的个因素构成集合;V为评分构成集合;确定权向量C的每一份量;为

6、构造矩阵;9为对应参加评分人数;为对应评分人数比值;为对应评分参数,其中i=1,2,3,4;六.模型建立和求解初始模型:通过对老师各项评估项目的调查,要考核老师的年度工作表现,我们首先将调查结果进行数据预处理。假设调查对象是M人,M个人对每一项都作出了评价。设i=1,2,...16为评估项目代码,j=1,2,3,4分别对应优,良,中,差各项指标。为每一项对应评估人数,为每一项对应评估分数;如下表:评估项目代码i各项指标优(j=1)良(j=2)中(j=3)差(j=4)分数人数分数人数分数人数分数人数01(i=1)543102(i=2)543103(i=3)543104(i=4)54

7、3105(i=5)1086206(i=6)1086207(i=7)543108(i=8)543109(i=9)543110(i=10)543111(i=11)1086212(i=12)1086213(i=13)543114(i=14)543115(i=15)543116(i=16)54319其中:≡M设S为一老师的评分:由此作出老师的评估分。优化模型:初始模型给出了分数,这是出题者主观给出,无客观性。优化模型从客观性开始分析问题:一.评估详细项目内容的个因素构成集合U,评分构成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