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校学生政治测试的思考

对我校学生政治测试的思考

ID:27302921

大小:55.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对我校学生政治测试的思考_第1页
对我校学生政治测试的思考_第2页
对我校学生政治测试的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我校学生政治测试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我校学生政治测试的思考李飒飒(安徽省怀远第二中学安徽怀远233400)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10-0000-01摘要:新课改要求还更多的课堂时间给学生,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而教学平静的背后也有着某种不安的因素。从我校政治测试的结果来看,就有那么一些让人担忧的问题。虽说它是个例,但也给人以启示。关键词:新课改;理解偏差;政治测试;文理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一浪接一浪的袭来,高效课堂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教师与学生都在努力的适应,并寻找更好更多的教学技巧。教师的主导作用与

2、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背景下表现的愈发突出。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学内容也轻松地完成了,然而教学效果如何,简单的测试便可以检验。当然,测试并不是唯一的检验手段,不可否认的是它是一个重要的检验方法。从我校学生的政治测试看,结果并不是很尽如人意,也就是说并没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这并不是说新课改不好,只是在我们改革的时候,出现了部分的理解偏差。第一,选择题部分的测试,很明显的表现出学生对教材基木内容的掌握存在很多的欠缺,对于最基木的概念和原理还不能很好的学以致用。选项中明显说法错误的他们判断不准,选择时犹豫不决;选项中说法正确的,又找不准哪一

3、个符合题意,使得选择题得分率很低。第二,非选择题部分的测试,可以看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基础知识不扎实,观点理解不透,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解题时根木就不知道运用什么样的知识,思路不清晰,答案整理乱七八糟,东拉丙扯,在论述时往往口语化太多,一些书面语言,特别是专业术语不知道运用,辞不达意,原理与材料做不到有机结合,最遗憾的是一些学生的字体甚是潦草,这都使得得分率变得很低我认为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也非单方面。第一,社会大背景,尤其是严峻的就业形势,让人们很难做到文理并重。理科高于文科的就业优势仍然是现如今难以争辩的事实,在此

4、种背景下社会、家庭等不可避免的会对文科有一些不公平的看法。重理轻文的思想还在延续,这让学生会变得很茫然,一方面是呼声愈发高的文理并重,一方面是严峻的就业压力,他们不知道如何去选择,即使选择了,往往也是受到外在的影响,很难反映学生自己的真实喜好。第二,校园环境,特别是高考的指标评估,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文理选择。随着高校的继续扩招,理科录取率仍然高于文科。一些教师的功利主义,为了自己的学生能够更多的达标,自己获得更高的荣誉、更多的奖金,使苏在学生的思想引导上出现了偏差。这也许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成就了部分学生,但在另一方面重理轻文的思

5、想直接影响了学生在行为上的选择,不论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就都“一哄而上”。学生在潜意识中会认为政史地这些文科的内容是可看可不看的,大不了考前突击背一下就可以了,平吋根本用不着花功夫。更有甚者,一些老师就不允许学生在自习的时间看政史地这样的科目。可以想象,仅凭课堂吋间,学生哪能“消化”掉那么多的内容。第三,配套设施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一方面是高效课堂,要求学生自主学4,另一方面硬件的配套设施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客观的现实是教材内容虽然减少,但是深度却增加了,学生可以自学教材,但若想深入地理解却很闲难。所以学生必须通过艽他的渠道

6、去搜集材料,深入理解,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内容变成自己的。然而,学生缺乏获取相关学习资料的媒介,没有有价值的材料,即使有,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去运用,自主学d效果也就变得很不理想。第四,学生自身的原因。正所谓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要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学生一方面受外在大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自身的因素,特别是一种惰性的影响。现在的学生相对于以往学生的主动学习来看,自觉性太差。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很高,很有热情,实际上有的都在漫无边际的空谈,甚至夸夸其谈,更有甚者早己经偏离了方向。艽实,在课

7、堂的背后更多的需要学生在课前去搜集材料,课后及吋复习巩固,特别是文科,它需要及吋的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且冋样需要做习题巩固,正所谓“熟能生巧”、“举一反三”。而事实上,学生除了受一些客观外在的因素影响让他们没吋间去做练习外,自身的主观因素一一“懒惰”也使得他们不愿、也不想主动去记、去做。平吋没有习题的积累,考试时就根本无从下笔,不知道如何答题,最终也就当然会出现测试的结果一一乱七八糟。以上就是针对我校学生在政治科目测试中表现的问题所引发的思考。这也许只是个例,但我相信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浪潮中,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地领会苏中的精神,我

8、们就很难能够实现课改的0标。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新课改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们要诠释更多的、更新颖的教育教学方法去迎接挑战。素质教育的方向已毋庸置疑,然而我们实现的路径还需不断的尝试摸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