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反射》教案设计

《全反射》教案设计

ID:27309766

大小:18.8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2

《全反射》教案设计_第1页
《全反射》教案设计_第2页
《全反射》教案设计_第3页
《全反射》教案设计_第4页
《全反射》教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反射》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全反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知道什么是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能判断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全反射,了解全反射现象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学习探究科学的方法——比较法;通过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全反射实验的探究过程,感受实验探究的乐趣;通过全反射现象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理论观察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全

2、反射现象;难点是临界角概念和全反射条件。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四、设计思路:本节课以实验为主线,通过一个带有魔术色彩的演示实验引入课题,再通过两个演示实验的对比,让学生观察、分析,揭示全反射的现象与产生条件,另外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通过学生间的讨论、设计、动手及合作,使学生对全反射概念的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最后通过全反射的应用介绍,开拓学生的视野。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

3、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五、主要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演示一:用细铁丝穿过单摆小金属球,使其一端伸出作为把手,然后捏住把手,用蜡烛火焰的内焰将金属球熏黑,让学生观察。然后将熏黑的铁球浸没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现象发生了,放在水中的铁球变亮了。好奇的学生误认为是水泡掉了铁球上黑色物,当老师从水中取出时,发现熏黑的铁球依然如故,将其再放入水中时,出现的现象和刚才一样,学生大惑不解,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开始学习新的知识——全反射。  2、新课教学  2.1实验探究  演示二:实验1:一束激光从空气射

4、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圆面。  实验2: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直边的圆心o(如图2)。  图1   图2  教师演示两遍实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实验1现象:①当光沿着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时,一部分光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一部分光反射回玻璃砖内。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②逐渐增大入射

5、角,看到折射光远离法线,且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  ③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0时,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  实验2现象:①当光沿着空气射向玻璃砖的直边的圆心o时,一部分光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玻璃砖内,一部分光反射回空气中。  ②逐渐增大入射角,看到折射光远离法线,且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  ③当入射角增大到接近900时,折射角小于900。  学生归纳不同点:①光从空气→玻璃,入射角>折射角;光从玻璃→空气,入射角<折射角;②光从空气→玻璃,同时存在反射光和折射光;光从玻璃→空气,当入射角达到某个角度时折射角达到900

6、,折射光完全消失。  师:我们考虑直边分界面上光的传播规律,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一)什么是全反射现象?  引导学生回答:①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当入射角大于或等于某一个角度时,折射角达到900,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的现象。②临界角: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当折射角达到900时的入射角。  (二)产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是什么?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

7、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引导学生回答:①光从玻璃→空气;②入射角≥临界角。  师:在实验2中,光从空气射向玻璃,虽然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增大,反射光增强,折射光减弱,但只有量变过程并没有实现质变。而在实验1中,光从玻璃射向空气,随着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和折射角增大,反射光增强,折射光减弱,这是一个量变过程;当入射角达到临界角时,就发生了质变,折射光完全消失,出现了全反射现象。  2.2引思:两个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生:实验1是光从玻璃射入空气,实验2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  师:两种介质有什么不同?  生:空气

8、相对玻璃的折射率小,玻璃相对空气的折射率大。  师:把折射率大的介质叫做光密介质,把折射率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