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

高中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

ID:2731797

大小:117.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1-17

高中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_第1页
高中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_第2页
高中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_第3页
高中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_第4页
高中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第一部分解答主观题的一般技巧(一)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特点:信息量大,能力层次多,综合要求高,选拔功能强。(二)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命题特点:重视基础,突出运用——能力立意;热点多元,模拟情境——拓展思维;强调联系,细分入口——回归教材;角度多维,分层设问——思维综合;适度开放,难度稳定——引导创新。(三)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学生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1、审题不清,答错答题的范围,即答非所问。例如,题目要求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来回答,有些学生却用政治常识甚至哲学常识的知识来回答;题目要求用唯物辩证法的有

2、关知识来回答,有些学生却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来回答。  2、张冠李戴,答案前后不对应。这在哲学试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前面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后面却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与其相对应;前面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后面却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与其相对应等等。  3、盲目调用知识,没有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答题,而是使用文学化、生活化的语言答题。例如,有些学生在回答通货膨胀时不是说国家发行的纸币量多了,而是说国家把钱发多了;物质决定意识说成物质决定想法;国家职能说成国家做事等。  4、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导致文字表达不准确,甚至

3、表述错误。例如,人民民主专政写成人民民主专制;矛盾的斗争性说成是矛盾的战斗性;经济效益的提高写成利润的提高等等。  5、思维混乱,文字叙述缺乏完整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6、不关心时事。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教育的德育课程,必然要求考生用正确的政治认识、政治观点、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去回答高考政治学科的考试题。这就要求考生关心和了解国内和国际上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的形势发展,以及对我国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有所了解和思考。简而言之1、基础知识未落实:①概念界定

4、不清——判断失误;②观点理解不透——迁移失败;③知识表述不全——要点失缺;④人文通识不广——思维失活。2、常规能力未到位:①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题困难②不能形成有机联系——思路不清,运用失当;③没有结合热点分析——东拉西扯,要点不显;④难以形成稳定观点——观点游离,点睛缺失3、解题未掌握:①命题特点不清——定位不准;②问题要求不明——破题不易;③答题过程不白——思路不顺;④答题套路不熟——得分不高4、①书写潦草,难以评判;②术语不准,辞不达意③逻辑混乱,层次不清。(四)主观题答题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审设问1、要

5、弄清试题的设问对所考查的知识范围的限定知识类别: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16哲学  知识形态:微观、中观、宏观  2、明确问题指向:  单一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复合型:谈认识、作分析  3、明确设问主体:  经济生活:政府、企业、个人等  政治生活:国家、政党、公民等主观性试题的解答,要强调首先审清设问目标,再审材料,这样有利于提高阅读材料的针对性,避免解题的盲目性,为解题赢得时间。审清设问目标,要学会使用“层次法”,层次分得越细越好。弄清楚有哪些角度,明白运用什么知识(知识角度)?分析哪则材料(材

6、料角度)?解决什么问题(问题角度)?这是什么题型(题型角度)?。题型不同,语言表述和组织的方式就不一样;从设问的内容看,有时就可以直接解读出很多答题的有效信息;运用知识角度不准确,就偏离了答题方向;材料角度不准确,答题就没有针对性。第二步:要审清材料  1、读材料时既要把握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又要把握材料中的隐性信息。综合各层次内在联系,明白材料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感悟命题老师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对所表达的信息是“肯定”或“否定”?是“褒”是“贬”?即是要整体感知。2、回归教材,试题虽然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

7、。读题时,必须判明答题要用到教材中的哪几课、哪几节、哪几框的内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的范围。在结合相应知识,对“关键词”要敏锐感知,充分挖掘解题信息。  3、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做到有的放矢,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第三步:调用知识(知识迁移)  1、依据关键词,直接调用(关键词本身是学科基本概念,则直接调用)  2、把握知识联系,联系调用(依据关键词,通过演绎、推导,找到可用知识)  3、概括具体信息,归纳调用(关键词比较具体,与学科理论不能直接对应'则先归纳再调用)  4、依据设问,有效调用(知

8、识调用要根据设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调用,反对盲目堆砌和过度引申)第四步:确定答题思路  1、确定大逻辑:要点之间的逻辑,包括有几个要点,要点之间如何排列;  2、确定小逻辑:要点自身的逻辑,即要点如何展开,包括有几个关键词,如何排列。第五步:写答案1、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反对不分段落层次的“一块板”2、表述准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