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量+动量定理教学设计

冲量+动量定理教学设计

ID:27323675

大小:57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2

冲量+动量定理教学设计_第1页
冲量+动量定理教学设计_第2页
冲量+动量定理教学设计_第3页
冲量+动量定理教学设计_第4页
冲量+动量定理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冲量+动量定理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基本信息课名冲量动量定理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物理学段第四学段年级高一授课日期2016年教材书名:《物理》必修3-5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年7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孙力北京市第八中学大兴分校18618269511实施者孙力北京市第八中学大兴分校18618269511指导者朱志勇、包建娇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13651280065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课以创设“从扑克牌盒下面抽出纸条”这一简单的问题情境为切入点,采用教师引导下的理论与实验探究相结合构建动量定理的教学方案,教师提供实验器材,通

2、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参与探究过程、师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并验证结论。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感受概念的建立与规律的形成过程,体会用规律解释现象后成功的喜悦。本节课凸显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如何引入冲量概念直接影响学生对冲量概念的接受和理解。先让学生从实例中定性认识,同时启发学生用已学的牛顿运动定律来推导不同物理情境中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发现引起动量变化的因素,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新的物理量——冲量,再将问题一般化,得到动量定理的表达式。这样的设计从感性到理性,从定性到定量,从特殊到一般,体现了概念和规律教学应有的意

3、境。在认识了冲量的基础上,学生根据现有的器材设计出验证恒力作用下动量定理的实验,通过获取、分析实验数据,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了恒力作用下动量定理。教师引导学生应用实验器材验证变力作用下的动量定理是否成立,完善了动量定理的适用范围,在验证过程中,通过获取F-t图像,类比v-t图像求位移的方法求解冲量,渗透物理科学思维和方法的教育。最后用动量定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将理论应用于生活。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冲量、动量定理这部分内容在北京高考考试说明中,属二类要求。冲量是力对时间的积累,动量定理则反应了这种积累产生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动量,它为解

4、决打击、碰撞等力学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动量定理建立了动量和冲量间的关系,并为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我们可以用动量定理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冲量概念及动量定理的建构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建立冲量、动量定理所需的知识,如动量、动量的变化、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等。本节课是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物理情景,以日常生活现象为依托,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路进行理论推导,建立冲量概念,获得动量定理的表达式;然后用气垫导轨、小车、传感器等实验器材分别对在恒力和变力作用的两种情

5、况下动量定理进行验证;最后引导学生应用动量定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整节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推理、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思维活动建构了冲量的概念和动量定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科学态度都获得了发展。2、学生情况:通过本章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动量、动量变化的概念及其矢量性已经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知道了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则动量就会变化,但还不知道动量的变化具体跟哪些因素有关;另外学生已经能熟练使用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分析、解决问题,且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推理、探

6、究、设计实验、观察、归纳总结等能力。本节课用到的实验仪器,包括气垫导轨、光电门、数字传感器、滑块等,在本章第一节学生已经接触过,对仪器的操作和功能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体验。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从同一高度鸡蛋落到水泥地上易坏,而落到软垫上不易坏”,“从高处向低处蹦时双腿自然弯曲”等,学生已经有了生活经验和体验,但还不能用所学知识进行恰当解释。尽管从高一到现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大量的矢量,对矢量运算的方法也多次接触,也遇到过像牛顿第二定律这样的矢量表达式,学生仍可能在冲量及动量定理的矢量性的理解上遇到困难。3、教学方式:运用实验探究和物

7、理情境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穿插小组讨论,学生观察实验。4、教学手段:演示实验引导、探究定量实验相结合,传感器数字实验室以及多媒体辅助5、技术准备:Dislab数字实验室及其应用软件,光电门传感器、力传感器、气垫导轨、计算机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冲量的概念,知道冲量的定义,理解冲量的矢量性及其方向。②能从牛顿第二定律出发,在一般的场景中推导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③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适用范围。④会用动量定理解释物理现象。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不同效果,锻炼学生对实验的观察、思考和定性分析能力;

8、②通过对合外力的冲量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的探究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③通过生活中与动量有关的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习惯和能力,并能够运用动量定理解释相关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