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转型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转型发展

ID:27323955

大小:6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转型发展_第1页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转型发展_第2页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转型发展_第3页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转型发展_第4页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转型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转型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转型发展吴洁王旭程温妞商至院金融学院摘要:我国银行的木业是存贷款业务,储户存款、银行放贷、依靠存贷利差赚取收益。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依靠存贷利差赚取收益的经营模式己经持续不下去,急需开拓新的利润空间。历经十多年发展,个人理财市场在供求市场的双重催化下蓬勃发展。由于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不成熟,在发展过程中显现出各种问题。本文通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总结经验,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转型发展提出合理对策,希望木文的研究能为个人理财业务的成功转型尽微薄之力。理财产品的刚性兑

2、付问题、同质化现象逐一暴露,阻碍了个人理财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违背了个人理财“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业职能。当务之急,是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转型探索,以维持我W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政府高度关注转型的重要性,商业银行转型已迫在眉睫。我国商业银行意识到前期模式的不足,决定将发展重心转移到个人理财业务上,以适应经济新形态,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一)理财产品短期化就目前发展情况看,理财产品以短中期为主。2015年底,短中期封闭式理财产品占封闭式理财产品的90%。发行理

3、财产品是为了替代商业银行吸纳存款,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的期限时会考虑季末冲存款,理财产品的数量在季末到期前会出现急剧攀升的现象。(二)缺乏有效的发行动力在“资产荒”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总量虽处于高位,但呈逐渐减少趋势,并不断连续下降。近口來,屮国股市行情惨淡,央行不断发布降息降准消息,固定收益类投资开始回暖,资产收益减少,导致理财产品收益率在下降。可以看出,银行缺乏发行理财产品的有效动力,滞缓不前。(三)“月末效应”将成历史2014年四季度,23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不得将理财产品发行和到期时间集中

4、安排在每月下旬”,取消存贷比,减轻银行月末冲存款压力。2015年8月,取消了存贷比考核指标,导致商业银行的“月末效应”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的“月末效应”将有可能成为历史。(四)封闭式理财产品是主流银监会积极实施政策引导,推动封闭式预期收益率向开放式净值型产品转型,使开放式产品增长迅速。但由于封闭式理财产品存在转型动力不足的问题,加上其基数大和时间短,导致开放式产品无法替代封闭式产品的地位,我国银行的主流理财产品仍然是封闭式理财。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一)理财产品刚性兑付问题严重在利率

5、市场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仅依靠存款获得盈利显然是不够的。迫于形势压力,理财产品存款化,无形之中成为了揽储工具。理财产品萌芽之吋,以保本收益型为主,银行在该产品到期之时必须偿还本金支付利息。投资考往往容易将保本收益型理财产品与存款混洧,银行必须像存款行为一样按照预期收益率向投资者支付。“刚性兑付”是指当理财产品可能无法按预期收益给付时,作为发行方的商业银行自行承担资金损失,给予理财产品持有人资金补偿,以避免自身声誉受到影响。随着各类理财产品迅速崛起,“刚性兑付”现象已经渗透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基金等方面,其影

6、响不容忽视。这无疑增加了金融风险,使风险和收益不平衡,难以合理配置投资者的资产,容易诱发金融危机。(二)通道化盛行,加大理财业务风险理财业务通道化,简而言之就是商业银行与信托、基金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将自己不能直接投资的融资标的设计成信托计划、资管产品,由银行购买,实现间接向融资标的投资,资产“虚化”将不能直接服务实体经济。商业银行为了规避监管,腾出规模,将一部分理财资金去掉直接投资转向通道化,通过第三方将表内资产转移。在通道化盛行的形势下,理财业务风险不容忽视。首先,企业想要通过“通道”就要承扪通道费,加大了企

7、业的融资成本。其次,由于缺乏完善的风险识别系统和有效的应对措施,加上与银行合作的信托公司、基金公司风险意识淡化,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第三,通道化是为了规避监管,使得监管机构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管。(三)产品缺乏创新2004年,我国第一个理财产品出现,与国外相比属于起步较晚。因此,理财产品缺乏创新,出现同质化现象,使得投资者缺乏一定的选择范围。目前,我国理财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银行现阶段并不需要通过创新型的产品来赢得市场份额,而是要靠大量发行理财产品,用规模迅速占领市场。因此,现阶段理财产品市场模仿风盛行,只要有银

8、行推出新产品,其他银行就纷纷模仿,将产品名字稍作改变便作为自己银行的理财产品推出,以求规模取胜。FI前,从一些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来看,既没有足够的亮点吸引人,也没有真正做到实惠利民。虽然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各种形式多样的理财产品,但其实质上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将各种金融工具进行组合,存在局限性,无法满足投资者的实际需求。(四)风险隔离不彻底,信息披露不健全目前,部分商业银行出现理财产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