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与管理龚勤林

县域经济发展与管理龚勤林

ID:27328654

大小:342.01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2-01

县域经济发展与管理龚勤林_第1页
县域经济发展与管理龚勤林_第2页
县域经济发展与管理龚勤林_第3页
县域经济发展与管理龚勤林_第4页
县域经济发展与管理龚勤林_第5页
资源描述:

《县域经济发展与管理龚勤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区域经济管理学主讲:龚勤林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第十二章县域经济发展与管理学习目的与要求:明确县域经济在区域经济系统中的重要地位,理解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第一节县域经济概述一、县域经济的涵义和特征1.县域经济的涵义(1)“职能说”(2)“县城说”(3)“层次说”(4)“地域说”第一节县域经济概述2.县域经济的主要特征(1)差异性(2)区域性(3)综合性(4)层次性第一节县域经济概述二、县域经济在区域经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1.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础从经济结构和经

2、济运行两方面看,县域经济构成了国民经济的最基本单元和战略基础。县域经济上承宏观经济,下达微观经济,蕴含着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全部信息和管理职能,是社会再生产和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必要层次性,是实施国民经济管理的战略支点。第一节县域经济概述2.县域经济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联系大中城市与广大农村的纽带县域经济兼有城乡经济的发展基因和功能,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城乡工业,农业经济相互交织的综合体系,县域经济还是联系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的纽带。第一节县域经济概述3.县域经济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容纳地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但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各种原因,农民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这说明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县域经济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县域经济作业农业剩余动力的容纳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从农业中剩余出来的劳动力,将主要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中消化吸收。第一节县域经济概述三、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变化1.农产品供给出全面短缺走向结构性和地区性相对过剩2.县域经济向商业化、专业化和区域化方向转变3.农业发展对资本和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4.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两个转折性变化5.农业从

4、“纳税”走向接受支持和保护6.乡镇企业异军突起7.农村小城镇星罗棋布,加快了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步伐第一节县域经济概述四、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1.土地、水生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3.增产不增收导致农业收益下降。4.“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屡禁不止,农民负担仍然过重。5.流通体制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滞后,难以推动县域经济有效增长。6.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放缓,农村非农产业收入下降,农村城市化发展滞后,小城镇发展很不平衡。第二节

5、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一、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1.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县域比较优势。调整和优化结构要根据农产品的天然布局、走向,从我国农产品自给率高的特点出发,既要立足于本地市场的需求,又要考虑到国内市场和发展外向型农业,扩大农产品对外贸易交流的需要。要逐步形成具有县域特点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积极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第二节县域经济结构调整2.要坚持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结构的因素很多,而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必须稳定粮食生产。调整粮食生产结构,要处理好布局关系,发展

6、林、牧、渔业和多种经营,既可以扩大生产领域,增加农民收入,又能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第二节县域经济结构调整3.要突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充分利用当前农产品总量供给比较宽松的有利时机,积极主地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就要增加科技含量高的优质农产品生产,淘汰市场没有销路的经济效益低的劣质产品生产。第二节县域经济结构调整4.要加强农业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抗自然灾害的能力:(1)要增加农业投入(2)要切实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3)有计划地停止天然林砍伐和湿地开发,严禁再度毁林

7、毁草开荒和围湖造田第二节县域经济结构调整5.要充分依靠科技进步(1)要加强农业科研队伍建设(2)推广普及成适用农业技术(3)重视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攻关(4)重视农业技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5)应用新技术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第二节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二、优化县域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1.优化县域国有企业结构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二节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三、加快小城镇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1.小城镇的作用2.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具体措施第三节县域经济发展趋 势及其管理一、县域经济发展

8、趋势1.农村城镇化与经济结构非农化(1)农村城镇化(2)结构非农化第三节县域经济发展趋 势及其管理2.经营产业化与农业科技化(1)经营产业化的涵义和意义(2)农业科技化第三节县域经济发展趋 势及其管理3.经济外向化与地域生态化(1)外向型农业的涵义以及其与经济外向化的关系(2)外向型农业的基本特征(3)地域生态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第三节县域经济发展趋 势及其管理4.城乡一体化(1)城乡一体体化的主要内容:城乡政治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文化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