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理论》ppt课件2

《经济增长理论》ppt课件2

ID:27332488

大小:898.01 KB

页数:114页

时间:2018-12-01

《经济增长理论》ppt课件2_第1页
《经济增长理论》ppt课件2_第2页
《经济增长理论》ppt课件2_第3页
《经济增长理论》ppt课件2_第4页
《经济增长理论》ppt课件2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增长理论》ppt课件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经济增长理论前途是光明的。国民收入在周期性波动中呈现向上增长趋势。中国经济增长一枝独秀,成为令世人瞩目的焦点。为什么会这样?经济增长到底好不好?第一节认识经济增长一、概念与特征(EconomicGrowth)1、概念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长。G=△Y/Y。包括:2、特征二、源泉:Y=A×F(K,L)(一)资本(二)劳动:包括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两个指标。(三)技术进步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EconomicDelopment)四、高速增长好不好?五、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建立模型、探讨因素、分析极限、重视技术、关注制度

2、经济增长特征人均产值和人口增长率高。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很高。经济结构的变化速度很快。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迅速改变。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全世界的增长情况不平衡。劳动1、内容劳动者数量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2、索洛的研究1909~1940年,美国劳动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为38%3、一组数据中国每个农业劳动者生产的粮食:供3人消费;美国:62人;法国:36人;英国:70人启示:许继集团的理论企业的“三条死亡线”:人员淘汰率低于2%;收入差距小于15%;高级人才的比重低于10%。经济增长的含义(一)表现为GDP总量或人均量的增加,不考虑社会福利以及个人幸福。“金木水火土,五小乱

3、中华”沙河矿难的兄弟们,愿你们在天堂里不再有灾难的侵袭。诸多小煤矿的背煤工的命运;村民何时不再背井离乡?(二)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技术进步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一部经济增长史就是一部技术进步史在幼儿园领先,就永远领先吗?(三)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相应调整。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两个转变、三次思想解放那几个社会主义兄弟:朝鲜、越南、老挝、古巴资本1、物质资本有形资本,如厂房、设备、存货。1909~1940年,美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1%。罗斯托认为: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资本占国民收入的10~15%2、人力资本无形资本,包括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健康

4、状况等。技术进步(51%的贡献)1、人力资源配置的改善从低生产率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2、规模经济企业规模扩大后,收益增量大于成本增量3、知识进展科学技术以及管理科学的发展。经济增长的两个车轮。中、日、意“三国演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经济发展:一国由不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状态,表现为在经济增长基础上出现的社会经济的多方面变化。(1)投入结构的变化: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2)产出结构的变化:农业、工业、服务业产出的比例(3)一般生活水平的变化:人均GDP/分配状况(4)卫生、健康状况的变化: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5)文化教育状况:适龄儿童入学率、辍学率、大学生比例(

5、6)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变化:为什么春天听不到鸟叫2、二者关系(1)一个是数量、一个是质量;(2)一个是基础,一个是结果;(3)一个是手段、一个是目的回2辛集的污染污水之患是否只追求速度?1、经济效益问题避免“高增长、低效益”,扭曲产量与成本的关系2、社会资源的虚耗问题次品、假冒伪劣产品、供给过剩的产品3、社会效益问题负外部效应4、分配不公问题40%的财富集中于少数人之手,40%的个人所得税来自于工薪阶层。Gini系数为0.45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一)20世纪40~50年代,建立模型背景:各国经济高速增长。需探索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途径代表:哈罗得、多马、索洛、斯旺、卡尔

6、多(二)60年代,分析影响因素背景:50年代以来,各国增长了,美国落后了代表:丹尼森、库兹涅次(三)70年代,研究经济增长极限背景: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社会问题也开始出现代表:麦多斯(毁灭论)、米香(代价论)(四)80年代,知识外溢长期增长模式技术是经济增长模型的内生变量代表:罗默(五)9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制度也是内生变量代表:科斯、诺斯、斯蒂格勒第二节背景知识——哈罗德-多马模型的提出在短期中,投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乘数效应,增加有效需求。但从长期来看,投资增加了资本存量,提高了供给能力,因而具有增长效应。经济增长模型是要通过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7、来探讨经济稳定增长的途径。哈罗德:1939年,《经济学杂志》,“论动态理论”;1948年,《动态经济学导论》。多玛:1946年,《计量经济学杂志》,“资本扩张、增长率和就业”;1947年,《美国经济评论》,“扩张与就业”。第二节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英国人与美国人的异曲同工一、哈罗德模型(一)基本假设(二)模型(三)G、GW、GN的关系二、多马模型三、哈罗德-多马模型哈罗德模型基本假设1、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既可用于投资,也可用于消费2、储蓄率s=S/Y3、生产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K与L,二者比例始终不变4、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