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从北上广深回到家乡

当我们从北上广深回到家乡

ID:27337810

大小:20.2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2

当我们从北上广深回到家乡_第1页
当我们从北上广深回到家乡_第2页
当我们从北上广深回到家乡_第3页
当我们从北上广深回到家乡_第4页
当我们从北上广深回到家乡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我们从北上广深回到家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当我们从北上广深回到家乡  一  我的故乡在鄂西南的某县市,所在的县市曾是湖北20个老工业基地之一,人口近90万,是所在地市经济实力较为前列的地区,跟长江中游地区很多地区一样,我的故乡河网密布,草木葱郁,物产富饶,风光旖旎,虽然我走过武汉、深圳、上海、北京、伦敦、巴黎......虽然我的故乡只是一个中部地区普通的小镇,但回忆起故乡依旧觉得是个柔软的地方。  跟很多返乡手记回忆的故乡一样,从我离开故乡到处求学故乡确实有了很多变化。  一是所在县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好,历任几位市委书记、市长(县市)均提拔到了副厅级的市委常委或省直部门,这就从一个

2、侧面看出我的家乡的经济成就还是不错的;二是我家所在的乡镇是我市的一个旅游开发区,也是除了市区之外,经济、人口、发展潜力均是第二,历任的镇党政主官均是提拔到了处级职位。在中国基层政治生态中,政治生态是经济生态的集中反映,从经济潜力和政治潜力而言,我的家乡属于中部地区发展的较好的地区。  我自高考之后去省会求学四年,后读研在北京三年毕业后留京工作,七年间只是春节、暑假短暂回乡。现在只能是春节、公休假才会家乡的感受就显得更加理性,深刻,究其原因有两点:  一是随着学历的提升,自己的知识深度、思考方式、思维深度、社会阅历开始急剧提升,看待问题的方式更加

3、针砭时弊。二是虽然出身于农村但是成年后开始在城市里的学校长期居住,自己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衣着打扮开始慢慢发生了变化,慢慢的向城市环境趋同。  从15年返乡手记开始走红以来,我陆陆续续看了很多返乡文章,这类文章都有几个特点,一是写作者学历层次均较高,很多文章均以“某硕士的家乡的.......”“某博士眼中的故乡......”,这些作者要不就是在校的硕博士群体,要不就是记者、编辑、公务员这类的知识分子群体。二是这些作者是长期生活在第二故乡的,也就是自己长期生活、工作的城市,他们只有在春节才回到儿时的故乡或者说是自己父母的家,一方面他们掌握了知识

4、、见识与舆论传播的渠道,有这个能力通过自己的文字向社会表达出来。另一方面,他们像候鸟迁徙一样,将自己的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的生活地域迁移到了另一个地方,从一处到另一处突然间会有点格格不入,若有所思就激发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为什么长大后自己再回到家乡会有不同的感受,会觉得跟自己儿时的家乡不一样了呢?  其实,不是家乡变了,是你变了而已。  要是一年回一次家,哪家修了新房子,道路进行了返修,新上马了哪些工业项目自己会觉得改变很大,但是长期在家乡生活的人会觉得改变不是那么明显。从最近几年回家自己的感受和见闻,有几个特点是很突出:  1,愈演愈烈的人情风

5、  在鄂西南地区谁家办酒席叫“走人家”,随的份子钱叫“上人情”,给谁家钱就是给了谁家人情,每家办事的时候会用专门的笔记本把谁来的钱的姓名、金额登记起来。  办酒席的事由有很多,婚丧嫁娶、生小孩、生日、升学参军、乔迁新居这几大类,本来这些事情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热热闹闹也是可以,但是随着人情钱数额的高涨,很多家庭就开始吃不消。  在我家乡,300元是最低的门槛,这就是指那种点头之交,只是认识下算不上朋友的人办事就这这个数目。一般的朋友、同学500元,亲戚500-1000元,自家亲戚普遍是1000元以上,最近两年五千、一万的也不在少数,反正是我给你去了

6、多少你就要回来多少,只需加不能减。办完了酒席还要到处夸耀这次收了多少人情钱,人情钱的多寡成了衡量自己社会资源、人脉广博的反面镜和衡量亲疏远近的唯一标准,因为人情往来数目不一致导致家庭失和、友情破裂的实例真是不胜牧举。  今年张家办、明年李家办,尤其是到了年关岁末更是扎堆办酒席,有时一天七八家根本顾不上吃饭,写完帐就立马走人奔赴下一家。每家都是隔个三五年就办一次,哪家长期不办肯定是财政赤字严重。  就一个普通家庭而言,一年人情往来的数额均是万元左右,基本是一个家庭三分之一的家庭收入。人人都在办,结果是越办越穷,最近几年基层政府、群众也对此深恶痛绝

7、,有些地方的官方或者半官方组织已经形成了村规民约禁止随意办酒席,设定礼金限额,问亲朋好友对此有啥看法,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也好,但是先前我送出去的收不回来怎么办?”  2,麻将馆是怎样一种存在  有一次去姨妈家玩,我记得小时候姨妈家好客总是有很多街坊邻居在门口聊天,最近些年却门可罗雀,我问姨妈原来的街坊邻居去哪里了,姨妈说都在麻将馆。  麻将馆就成了家乡人民娱乐生活的主要场所,经常听到人们调侃,最近两年什么生意都没赚到钱除了开麻将馆的。麻将馆其实就是私自营业的棋牌室,老板买上七八张麻将机,雇上一个做饭的婆婆就可以营业了。在麻将馆可以整天打麻将、

8、免费吃饭、甚至有点麻将馆还包车接送,当然每张桌子老板会收取台面费,这笔收入据说颇丰。笔者好奇的是,哪来的那么多人打麻将?打麻将的钱是从何而来?后来问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