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

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

ID:27347751

大小:3.06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2-01

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_第1页
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_第2页
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_第3页
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_第4页
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星空如此迷人周而复始宁静而永恒人类观察星空,为了耕作.为了远行,为了信仰,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从太空俯看我们美丽的地球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一、古希腊人的探索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人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所有天体都围绕宇宙的中心——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围绕地球的天体的排列顺序为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土星、最外层为恒星的球壳。古希腊人设想每个行星都沿圆周运动,其运动轨迹就是行星的本轮。同时,这个圆的中心运动轨迹就是行星的均轮。天文学家托勒密完善了地心本轮理论。第

2、一次对已知天体的运动进行详细定量的说明。为航海家、天文学家和占星士所采用。该理论一直持续了近2000年。地心说二、文艺复兴的撞击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临终时,向世人宣布了他几十年来研究的成果《天体运行论》。正式推出了日心说。哥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及土星都围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但是,当时人们对哥白尼的日心说并不认同。第谷是非常了不起的天文观测家,当时尚未发现望远镜,他通过自制的观测仪器对星体进行认真系统的观测。他的测量结果证明了托勒密与哥白尼

3、的理论计算结果都与观测数据不相符。开普勒研究了第谷连续20年的观测数据,希望进一步解释哥白尼的行星圆形轨道。但他失败了。因为他得到的结果与第谷的观测数据至少有8′的误差。开普勒相信这不是第谷的粗心,而是哥白尼的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从此他开始研究行星的非匀速圆周运动。经过多年的埋头计算,数十次的否定自己的设想,开普勒最终发现了更精确的行星运动规律,并先后提出了三大定律。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二定律:太阳与任何一个行星的连线(矢径)在相等的时间

4、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绕太阳运行轨道半长轴r的立方与其公转周期T的平方成正比。三、牛顿的大综合人们在研究天体运动的同时,还在探索天体为什么会这样运动。亚里士多德认为天体由以太元素组成,它们本来就应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开普勒时代:行星受到太阳的磁力使天体运动,并且天体受到磁力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胡克、哈雷等人:天体受到了遵循平方反比率的向心力的作用才进行圆周运动。牛顿用数学方法证明了物体围绕中心运动时有一向心力。由于物体沿椭圆轨道运动,向心力与质点到中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继而推广到宇

5、宙中的物体都在彼此吸引。牛顿将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扩展到月球,认为地球引力与太阳对行星的作用力,行星对卫星的作用力是性质相同的力,在此基础上,牛顿最终给出了具有科学革命价值的万有引力定律:四、对太空的探索1、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2、1958年,美国也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3、1970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全世界第五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4、1961年4月12日,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号发射升空。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了太空遨游第一人。5

6、、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才将人类送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成为登月第一人。阿波罗11号登月舱阿姆斯特朗正准备踏上月球登陆月球人类在月球上留下的第一个脚印6、1975年7月15-24日,美国和前苏联合作完成了一项太空工程——“阿波罗”和“联盟号”对接。阿波罗号与联盟号对接示意图7、1984年4月12日,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发射成功。其优点可以重复使用。8、1984年2月7日,美国宇航员穿戴着具有助推装置的宇航服,首次不系安全绳在太空中行走了95分钟捕获并修理人造卫星,然后将其送回轨道。

7、1986年1月,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后凌空爆炸,7名壮志未酬的宇航员、包括一位即将在太空中为几十万美国中学生讲授奇妙太空的中学教师,在万众瞩目中献身蓝天;9、1990年4月24日,哈勃望远镜升空,人类有了性能卓越的空间天文台。帮助人类对宇宙进行更多的了解。2003年2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它的第28次飞行返程途中突然解体,再过16分钟就能踏上地球的7名宇航员全部牺牲;浩瀚太空迎来了第一位中国访客——38岁的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在343公里的高度上,中国人第一次在自己的航天器上看到了人类美

8、丽的地球家园。神舟五号的顺利升空,不仅仅使得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想变为现实,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在人类探索太空的队伍中,又加入了一支强大而富于创造性的力量。从这一天起,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在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戚发轫说,梦圆那刻,是他这一生笑得最灿烂、哭得最痛快的一次。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反而激起了人们更深入探索的兴趣!你还知道世界航天事业或宇宙探索方面的哪些成就?同学们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