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孔子拜师》法制渗透教案

17、《孔子拜师》法制渗透教案

ID:27351395

大小:6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17、《孔子拜师》法制渗透教案_第1页
17、《孔子拜师》法制渗透教案_第2页
17、《孔子拜师》法制渗透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17、《孔子拜师》法制渗透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7、《孔子拜师》教案学习目标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④、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尊师重教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法制要求;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是教师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遵守有关教育的法律,建立互信、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的责任。)课前准备①学生读

2、课文,画出生字。②自制生字词卡片。③搜集孔子、老子的有关资料。第一课时紧扣课题,引入新课①教师提示课题:17、孔子拜师。②感悟题意。a.用自己的话把题中暗含的意思表达出来(年轻的孔子拜学问渊博的老子为师,学知识,学做人)。b.扣题质疑。估计学生质疑:孔子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拜师?怎样拜师?初读课文,识字学词①认读生字。a.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b.指名认读生字。②给生字找“朋友”。a.给这些生字组词。b.读词语。细读课文,解难释疑①孔子是怎样的人?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资料袋”及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研读课文

3、。②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来理解。a.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b.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从第一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课外作业①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②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①认读、书写生字。同桌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小”字的写法。然后练习写生字。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③引入:大家能通

4、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二、朗读感悟自由續卖0②生读自三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③师引读。三、演读感悟,J、夕且$宦—^宦。②推荐且€二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先议论一下哪些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完后适当展示、指导。读书汇报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尊师重教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法制要求;关心

5、学生、爱护学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是教师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遵守有关教育的法律,建立互信、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的责任。)五、总结孔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