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识人术孔孟》ppt课件

《古代识人术孔孟》ppt课件

ID:27354540

大小:2.69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2-01

《古代识人术孔孟》ppt课件_第1页
《古代识人术孔孟》ppt课件_第2页
《古代识人术孔孟》ppt课件_第3页
《古代识人术孔孟》ppt课件_第4页
《古代识人术孔孟》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识人术孔孟》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陈江韦绍200710140922007101400820071014018我们的团队杜十娘是京中名妓,在七年货腰生涯中积下巨资,骗男人是她的拿手好戏,当她有本钱从良时,将终身托付给了老实人李甲,可偏偏就是这个怯懦无能的男人,给了她最狠的一刀。在孙富的几句浮言下,就客串了人贩子,把刚刚获取自由的她,重新推向火坑。这是她平生最看错的一个人,也是最致命的。这场怒沉百宝箱的悲剧,本可以避免,只消她打开箱子,李甲的嘴脸马上会转变。可是她没有,她选择了玉石俱焚的结局,因为心碎,因为绝望,不想再活了。杜十娘曾经如此接近过幸福,可惜她的爱情是假象,曾经步步为营小心谨慎的杜

2、十娘选择了死亡。遇人不淑是女人最大的不幸,而识人不明更是主动犯下的错。无论时代怎么进步,依然会看错人,选错郎。生活中,我们会结识形形色色的人,有朋友、爱人、同事、同路人,怎样才能正确地识人,使自己能在陌生的世界找到“好人”,找到人才呢?这就来到我们这节课的主题!识人!何为识人?我是喜羊羊or灰太狼?古代识人现代识人古代识人术--孔孟篇孔子识人术孟子识人术孔子如 何识 人?鉴人九法识人三步曲人生三友孔子说:“人心的险恶超过了山川,要想了解它,比了解天还难;天的春夏秋冬白天黑夜还有个准,人的外貌像厚厚的外壳,深深地掩盖着真情。所以有的外貌淳厚而内心轻浮,有的心

3、如长者而貌如不肖,有的外貌圆顺内心直达,有的外貌严厉心里却非常和气,有的外貌和善心里却十分凶悍。所以那些追求仁义如饥似渴的,他们抛弃仁义也像逃避烈火。鉴人九法a、远使之而观其智b、近使之而观其敬c、烦使之而观其能d、促然问之而观其知e、急于之期而观其信f、委之以财而观其仁g、告之以危而观其节h、醉之以酒而观其侧i、杂之以处而观其色孔子子路是孔门弟子中最能做到躬行实践的一个人,听到了就要去实行。子路能得到孔子青睐,也是因为他是在真心地做事。一些人总是为求名求利,往往适得其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篇》),只需埋下身子去做,有了实实在在的努力,

4、不立自立,不达自达。鉴人九法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孔子在这里提出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即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一直强调做人应“讷于言而敏于行”,宰予能言善说而没有行动,让孔子很是失望,并以此警示其他弟子。鉴人九法孔子把一锭金子用绸子包好放在颜回回家的路上。放学了,孔子和众弟子隐蔽好,仔细观察。颜回走在路上,看见一个绸子包,打开一看,里面包了一锭金子

5、,在绸子边上还写了一句话:“天赐颜回一锭金。”颜回毫不犹豫地拿出又写了一句话:“贫图外财妄为人。”然后把金子包好,放原处走了。鉴人九法颜渊是仁者之志,”道德修养非常高。一方面非常谦逊,不愿意表白自己的好处;另一方面要实行孔子所一再倡导,并认为要终生奉行的恕道,不把劳苦的事施加给别人。鉴人九法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是不如他呀,我和你都不如他呀。”子贡在回答孔子的问题时很谦虚,他认为颜回禀赋聪慧,领悟力非常高,勤于学习

6、又肯独立思考,能做到闻一知十,推知全体,融汇贯通,实在是自己所难望及的。所以,孔子对他大加赞扬。鉴人九法交朋友之道,最重要的四个字——久而敬之。人与人交往大多数都是刚开始时关系还很好,交往的时间久了,渐渐地有了各种各样的矛盾。甚至还有更为严重的变成了冤家或者是仇人。这种关系的造成都是久而不敬的原因。因为初次交往时彼此还是很客气的,说话也含蓄,语言中也没有表露刻薄与挖苦。时间久了,彼此也不在意说话的内容和形式,尤其是在酒桌上的言行失礼更为突出,几杯酒下肚,说话也没有把门的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就这样的朋友,你不讨厌吗?能不回避吗?鉴人九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7、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孔子向来认为,一个人的欲望多了,他就会违背周礼。从这一章来看,人的欲望过多不仅做不到“义”,甚至也做不到“刚”。孔子不反对人们的欲望,但如果一个人想独立地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就必须舍弃世俗各种欲望的羁绊,专心致力于自己理想的实现,从而达到个人内心的和谐和满足。鉴人九法孔子的认识有这样一个假设:一事物之存在总有两种内容.一是外部的表现.一是内部所欲表现的东西。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关系。内在所欲表现的东西隐匿在外部表现后.它必然影响于外部表现.但这种影响又非直接和明显.中间往往因为主体有意无意的掩饰而生发种种干扰和遮蔽.所以。意欲探询人

8、内心的人,便必须经由一种特殊的认识。始能完全深入到存在内部.对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