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现场救援技术及个体防护

中毒现场救援技术及个体防护

ID:27357137

大小:609.00 KB

页数:74页

时间:2018-11-30

中毒现场救援技术及个体防护_第1页
中毒现场救援技术及个体防护_第2页
中毒现场救援技术及个体防护_第3页
中毒现场救援技术及个体防护_第4页
中毒现场救援技术及个体防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毒现场救援技术及个体防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毒现场救援技术及个体防护江西职业病医院李跃维急性中毒是威胁人类的一类特殊疾病。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人类接触的有毒物质日益增多,发生中毒的概率越来越多。我国每年大约有十余万人发生各种急性化学毒物中毒,各种中毒类疾病已位居疾病谱前列。因此,急性中毒的救治已成为临床医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一、现场紧急处理发生应急中毒事件以后,中毒事件的处理要严格按职责分工进行。当事件发生后,首先要根据事件发生的初步情况,对事件可能对健康带来的影响危害进行快速评估,这些评估应该包括现场毒物种类(化学物本身和其新生成物)

2、、各种物质的量以及其可能的毒性作用和可能带来的物理(爆炸、倒塌)伤害。同时要掌握可以调动的各类救援力量,包括专家、队伍、物资和技术等。根据快速评价得出的初步信息,迅速落实具体控制方案。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迅速调集中毒处理相关部门,根据职能,落实具体任务。卫生系统在救援中的任务是现场对人员的紧急抢救,中毒患者的救治及事件卫生学评价。每个参加救援的人员都要严格按照统一的部署,在规定的区域内开展工作。根据危险程度,围绕事故现场划分危险区域。热区(HOTZONE,红区)是紧邻事故污染现场的地域,一般用红线将其与其外的区域分隔开来,在此

3、区域救援人员必须装备防护装置以避免被污染或受到物理损害;温区(WARMZONE,黄区)围绕热区以外的区域,在此区域的人员要穿戴适当的防护装置避免二次污染的危害,一般以黄色线将其与其外的区域分隔开来,此线也称为洗消线,所有出此区域的人必须在此线上进行洗消处理;冷区(COLDZONE,绿区)洗消线外,患者的抢救治疗、支持指挥机构设在此区。事故处理中也要控制进入事故现场的人员,公众、新闻记者、观光者和当地居民可能试图进入现场,对他们本人和其他人带来危险。所以,首先要建立的分离线是冷线(绿线),控制进入人员。位于热区的伤亡人员一般要由

4、消防人员抢救出,并通过特定的通道将其转移出热线(红线),交给位于温区的救护人员,救护人员要避免被污染;被污染的伤亡人员要在被洗消后转移出温区,最好能够建立洗消区,洗消区分成两种,一种处理伤亡人员,另一种处理穿戴防护服的救援人员。伤员检伤分类在伤员运转到医疗机构前,要将伤员检伤分类(triaged),以便使伤员得到最有效的救治。一般将伤员分为:1.需紧急处理的危重患者、2.可延期处理的患者、3.无需处理的轻伤员、4.死亡/濒死者四大类。①需紧急处理的危重患者:即出现可能影响生命的损害或指征,如窒息、严重出血,昏迷,呼吸超过30次

5、/分,血压低于80/50mmHg等(红色)。②可延期处理的患者:受伤和中毒不十分严重,可以随后处理或转运(黄色)。③无需处理者:即未中毒、无伤害或轻微中毒或伤害,不需要处理和转运,有时需要观察(绿色)。④死亡/濒死者:即无呼吸,无脉搏(黑色),双侧瞳孔散大。处置原则以提高抢救成功率为主,按检伤标志分级处理。①红色-立即就地抢救;②黄色-经过简单处理后转送中心治疗;③绿色-需要入院的转送中心,进行医学观察;其他人员根据况指定时间、地点做医学观察;④黑色-待红色标志病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立即抢救。二、现场急救化学中毒事件发生后,

6、可能有大批人员受到毒物的危害,其中有部分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故现场及时有效的急救,对挽救患者生命,防止并发症及后遗症十分重要。处置方法1.迅速脱离现场,化学事故/中毒事件发生后,应迅速将污染区域内的所有人员转移至毒害源上风向的安全区域,以免毒物的进一步侵入。医务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病情迅速对病员进行分类,并作出相应的标志,以保证医护人员对危重伤员的救治;同时要加强对一般伤员的观察,定期给予必要的检查和处理,以免贻误救治时机。医务人员在进行现场救治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佩戴适当的个体防护装置。在现场要严格按照区域划分进行工作,不要到污染区

7、域。2.防止毒物继续吸收皮肤被酸或碱性化学物质灼伤或者被容易通过皮肤吸收的化学品污染后,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包括贴身内衣)、鞋袜、手套,并用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同时要注意清洗污染的毛发。冲洗时忌用热水以免加速毒物吸收。对化学物溅入眼中者,及时充分的冲洗是减少组织损害的最主要措施,对没有洁净水源的地方,也可用自来水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10-15分钟;经呼吸道吸入中毒患者,应立即送到空气新鲜处,安静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吸入刺激性气体的患者应该早期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预防肺水肿的发生。口服中毒者应尽早进行催吐,除用

8、手法刺激咽后壁外,也可口服吐根碱糖浆催吐。3.心肺脑复苏患者从毒物现场救出后,如果心脏、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4.对于意识丧失的患者要密切注意观察瞳孔、呼吸、脉搏及血压的变化,及时除去口腔异物,有抽搐发作时,要及时使用安定或苯巴比妥类止痉剂。5.特效解毒药物的应用对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