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ID:27358240

大小:362.01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12-01

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1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2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3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4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一体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四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与特征1.类型完全经济一体化经济同盟共同市场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优惠贸易安排2.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特征类型特征内部取消关税设立共同壁垒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统一国家经济政策统一国家政治政策ABCDEF****************二、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一)20世纪末呈现高速发展趋势(二)发展途径多样化(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成基础多样化(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相互交织,成员身份交错重叠(五)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从封闭和排它性转向对外开放(六)欧、美、亚三大洲区域经济

2、一体化三足鼎立(七)多数区域经济一体化处于低级阶段(八)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际进展缓慢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代表性的理论有关税同盟理论、大市场理论、工业偏好理论一、关税同盟理论(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1.贸易创造结成关税同盟后,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由于贸易规模扩大带来福利水平提高的效果。A国35元C国20元B国26元X产品Y产品X产品贸易创造对三个国家带来的福利分析对成员国A生产效应(Y产品)价格效应(X其他产品)贸易效应(X进口、Y出口)对成员国B生产效应(X产品)价格效应(

3、Y其他产品)贸易效应(X出口、Y进口)对非成员国C生产效应贸易效应2.贸易转移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并建立共同对外关税所带来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形成的贸易方向的转移。贸易转移将对成员国带来福利的损失。贸易转移效应分析对成员国A消费者增加了消费支出政府失去关税收入世界整体福利降低贸易创造可能大于贸易转移的条件分析ABCC+tPQA国供给曲线A国需求曲线abcdef0Q1Q2Q3Q4消费者剩余愿意接受的价格与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愿意付出的价格与实际付出的价格之间的差额生产者剩余

4、供给曲线需求曲线成交价格AB数量Q价格P0问题1为什么消费者剩余在价格曲线以上,生产者剩余在价格曲线以下?问题2在实际交易中消费者愿意付出的价格高还是实际付出的价格高?生产者愿意接收的价格高还是实际接收的价格高?贸易创造的效应消费者剩余增加了:b+c+d+f生产者剩余减少了:f政府财政收入减少了:c+e所以贸易创造效应(福利水平增加):b+db和d来自哪里?c为什么不是贸易转移效应的组成部分?贸易转移效应分析贸易转移效应:关税收入中的e转移方式:价格3.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移的条件结盟前成员国的关税水平成员国的

5、供给与需求弹性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成本差异成员国的生产效率同盟国对外关税水平缔结关税同盟的成员国多少结盟前成员国贸易量成员国之间经济结构的竞争性与互补性4.关税同盟的其他静态效应减少行政开支减少走私增强集体谈判力量(二)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有利于吸引外资促进技术进步二、大市场理论利用竞争和比较优势原理说明建立共同市场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利益的理论。1.核心思想由于市场范围的扩大,实现了规模经济及技术利益市场扩大后,由于创造了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促进了规模经济和技术水平的提高2.大

6、市场理论的机理共同市场市场规模扩大生产规模扩大竞争激烈取消关税成本降低价格降低转下页需求扩大投资增加价格下降工资提高(需求增加)市场扩大3.西托夫斯基的“高利润率恶性循环命题”市场萎缩市场保护市场狭小高利润率高价格高保护三、工业偏好理论具有相似工业偏好的国家结成关税同盟,可以降低由于相互之间的贸易壁垒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损失。四、协议国际分工理论1.特点区别于大市场理论依据事先存在的比较成本差异和竞争强制性的分工,在成本递减或比较成本基本相同条件下,通过协议式分工,相互提供市场,实现规模经济的动机来解释区域一体

7、化形成的理论。协议国际分工理论示意图数量X产品成本X1成本数量X产品X2Ⅰ国Ⅱ国00X2Y产品成本Y产品Ⅰ国Ⅱ国成本Y1数量Y2Y1数量2.实现协议分工的条件要素禀赋差异不大,经济技术水平基本一致实行分工的商品能够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分工生产不同产品获得的利益差别不大3.理论的意义与检验揭示了形成国际分工的一种新因素,指明了地区经济一体化成功的基本条件—一体化成员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突破了竞争、比较差异是国际分工的决定条件的局限。该理论已被国际经济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所验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