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农场盐稻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大中农场盐稻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ID:27361919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大中农场盐稻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_第1页
大中农场盐稻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_第2页
大中农场盐稻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_第3页
大中农场盐稻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中农场盐稻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中农场盐稻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阐述了盐稻9号的特征特性,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秧、苗床管理、合理密植、精整大田、提高栽插质量、肥水管理、病虫草综合防治等内容,以为盐稻9号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中农场;盐稻9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盐稻9号(原名盐稻0015)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武育粳3号为母本、武运粳8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506)。示范种植表明,该品种具有米质优、

2、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是综合性状较突出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现将盐稻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特征特性  1.1农艺性状  盐稻9号幼苗矮壮,芽鞘短粗无色,叶片短挺,叶色淡绿,分蘖性较强,分蘖发生早而集中,低节位分蘖多。成株株型集散适中,株高100cm左右,茎秆粗壮,秆青籽黄熟相好。成穗率较高,一般在70%以上,有效穗300万~330万穗/hm2,穗型较大,穗长15.8cm,每穗总粒数130粒以上,每穗实粒数120粒左右,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8

3、g左右。  1.2生育期  盐稻9号在江苏作麦茬中稻栽培,全生育155d,属迟熟中粳类型,茬口适应性好,大小麦茬均可种植,适宜江苏省迟熟中粳稻地区中上等肥水条件下种植。  1.3米质  籽粒饱满度好,米粒透明度高,心腹白小,稻米品质指标均达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米标准,适口性与武育粳3号相仿。  1.4抗性  抗性较强,抗穗颈瘟(2级),中抗纹枯病(0.2845),抗条纹叶枯病优于武育粳3号,抗倒性强。  1.5产量表现  2003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432.85kg/hm2,比武育粳

4、3号增产12.69%;2004年续试,平均产量8890.50kg/hm2,比武育粳3号增产6.56%。2年江苏省迟熟中粳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661.75kg/hm2,比武育粳3号增产9.46%。2004年破格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649.00kg/hm2,比武育粳3号增产5.14%。2004年盐都区大冈镇1.53hm2盐稻9号示范方,平均产量11332.50kg/hm2,比武育粳3号增产12.5%;2004年东台黄海棉花原种场种植14.1hm2盐稻9号繁种田,平均产量10330.50

5、kg/hm2,比武育粳3号繁种田增产15.6%。  2高产栽培技术  2.1培育壮秧  晒种2~3d,用比重1.08g/cm3的盐水进行选种,每盘控制在3500株苗左右,盘落谷量120~130g,用16%恶线清1∶400~600药液浸种48~72h。严格控制秧龄在15~21d[1]。2.2苗床管理  精制苗床,干整机开沟,抓住有利天气早开沟,利用雨后进行验平,挑高补低,确保秧池格内高差≤2cm,秧池沟系要深,确保排水通畅,利于秧苗旱育,促苗老健,提高抗逆性。坚持半旱控水,促进长根;对营养土培肥不足的

6、适当补施肥料,做好秧田期病虫防治。  2.3合理密植  根据盐稻9号的特点,争取密植330万穗/hm2,栽插97.5万株/hm2,并及时补秧[2]。  2.4精整大田  提早泡田,控制水层,提高灭茬旋田效果。大型机械平耱后结合化除淀足时间,提高化除封闭效果,防止插深不发棵。  2.5运秧机插  运秧过程中减少秧苗损伤,准备地膜,用于雨前秧块挡雨防水,防止秧块过湿变形。当秧苗2.5~3.5叶、苗高12~15cm时,抢时机插。不栽超龄秧。  2.6肥水管理  盐稻9号一生施尿素600kg/hm2、一铵2

7、25kg/hm2。基肥于大田耱好后机械抛下,施尿素112.5kg/hm2、一铵150kg/hm2左右。结合土壤化除封闭保水,防窜水和肥水流失,大雨前,开好平水缺防倒缺[3]。第1遍分蘖肥,在插后7d,缓苗期第1次晒田覆水前追施,施后复水,使肥料随水入土,提高肥效。施尿素112.5kg/hm2;第2遍分蘖肥,在插后14~15d,第2次晒田覆水前追施,施尿素150kg/hm2,施肥水层≤3cm。倒四叶期,追施促花肥,一般施用一铵75kg/hm2、尿素112.5kg/hm2,对叶色落黄早、生长量小的群体要

8、提早到倒五叶期施用,并适当增加用量,于倒四叶期再施1次穗肥;保花肥施尿素75~90kg/hm2,可提高抗病能力,防止后期低温冷害[4]。坚持有水插秧,过水保苗,晒田促根,分次轻搁,间隙灌溉。重点抓好插后15d左右的水浆管理,提高秧苗成秧率,促进早发棵。  2.7病虫草综合防治  根据病虫情报,及时做好病虫草综合防治。  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