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复苏教案

人性的复苏教案

ID:27365147

大小:21.4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2

人性的复苏教案_第1页
人性的复苏教案_第2页
人性的复苏教案_第3页
人性的复苏教案_第4页
人性的复苏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性的复苏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人性的复苏教案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二人性的复苏  导入新课  (板书:人)  师:今天和大家探讨一个关于人的话题。请看著名哲学家吕秀才为大家表演的一段情景剧。  (播放《武林外传》视频)  师:吕秀才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人和宇宙有必然的联系吗?是世界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世界?”这个问题不仅精神错乱的姬无命无法解决,恐怕在座各位也是束手无策。whatshallwedo?坐而思不如起

2、而行,让我们一起出发去寻找答案吧!有句话说得好:justdoit!Let’sgo.  (幻灯:欧洲人性之旅)  师: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参加了欧洲人性之旅,希望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我们的第一站来到了素有“欧洲人的精神家园”之称的古希腊。这儿的哲学家一抓一大把,应该有人能解答我们的问题吧!问:“您怎么看待人和宇宙的关系?”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

3、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访问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感觉是世界的标准。”  访问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人的道德才是绝对的标准。”  师:从访谈中我们看出古希腊的学者们把人看作是世界的中心,人取代了神的地位。欧洲的人文精神从此产生了。  (出示幻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  师: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呢?到下一站去看看吧!  顺着时间的长河,我们来到了中世纪。面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主教说:人到世上是来赎罪的,必须控制自己的

4、所有欲望,才能上天堂。人间是痛苦的,只有天堂才是幸福的所在。不许享受!不许思考!不许哭!不许笑!否则就等着下地狱吧!这样有多痛苦?我们来实验一下。  (生同桌两人面对面,不许有表情,持续十秒)  师:感觉如何?  生答。  师:我们才憋了十秒就憋不住了,欧洲人可是忍了好几百年呢!他们的人性被压抑得快要窒息了。人不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沦为神的奴隶。  (出示幻灯中世纪人性被压抑)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

5、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师:经过刚才的体验我们知道,压抑人性是很痛苦的,也是压不住的。它就像石头下面的草,迟早会把石头顶翻过去。沿着中世纪黑暗的长廊向前走,果然,在14—17世纪我们看到光明取代了黑暗。这是谁发出的光芒?  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师:为什么它能发出光芒。  生:人文主义、复苏人性、重视人等。  师:是的,正是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再次得到了重视,人性得到了复苏,人

6、文主义产生了。  (出示幻灯14—17世纪人性复苏—人文主义)  (板书:人文主义)  讲授新课  师:我们进入旅行的第三站,主题:人文主义。可是到哪去寻找人文主义的踪迹,怎么找呢?请一位导游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生读课标点击)  师:谢谢你的介绍。为了方便旅行,咱们把导游说的概况整理一下,方便咱们按图索骥。  (师生共同完成教材梳理)  师:按照这个图,咱们得先去哪儿啊?  生:意大利、文艺复兴。  师:好的,目标:文艺复兴,路线:从意大利到英国。出发!  (幻灯:文艺复兴)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

7、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师:文艺复兴,顾名思义,有无数的文艺作品可以欣赏,这回我们可以大饱眼福了!从刚才导游的介绍里,我们知道意大利有文学三杰、美术三杰。听说薄伽丘的《十日谈》是其中的代表作。咱们找来读一读吧!请看学案。  (板书:文艺复兴文学)  (学生分三组,读《十日谈》故事,说出每

8、一个故事中人的特征。)  一.第二天第四则  追求财富,不择手段  二.第四天第一则  追求爱情,要求平等  三.第九天第二则  教会的虚伪,每个人都有欲望  师:你怎么评价这样的人?  生:优点:解放人性,抨击神权的虚伪;缺点:对人性中的丑陋一面也加以颂扬,会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  师:是啊,解放人性是伟大的,但是如果一味追求人的本能,那么这个人和动物又有什么区别?毕竟,人活着不仅要有物质追求,更要追求真理和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