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汉族民歌改编钢琴作品的发展

简析汉族民歌改编钢琴作品的发展

ID:27388394

大小:65.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3

简析汉族民歌改编钢琴作品的发展_第1页
简析汉族民歌改编钢琴作品的发展_第2页
简析汉族民歌改编钢琴作品的发展_第3页
简析汉族民歌改编钢琴作品的发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简析汉族民歌改编钢琴作品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析汉族民歌改编钢琴作品的发展摘要:由民歌改编的钢琴音乐作品是整个钢琴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浓郁的民族韵味、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刻的的美学内涵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对汉族民歌改编的钢琴音乐作品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回顾。关键词:汉族民歌;民歌改编;钢琴作品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9-0043—01一、“以歌为媒”的最初尝试据史料记载,最早尝试写作屮国钢琴曲的是赵元任先生。1913年,留学美国的赵元任将500年前的传统乐曲《花八板与湘江浪》改编为风琴曲。1921年第1期《音乐杂志》上发表的李荣寿的钢琴曲《中国戏剧曲》,以“锯

2、大缸”的曲调配成,他在标题说明中写道:“我国戏剧中的小曲子,很有些精神的,若是把他译出来,用三和弦的法子配合,以西乐记谱法制成乐谱,弹奏起来也是很有趣味的。”1921年第12期《音乐杂志》刊载了沈仰田的《中国戏剧曲钉缸》,也是一首以中国民间曲调改编成的钢琴作品。由此看来,在最初接触西方咅乐时,屮国作曲家尝试创作具有屮国风格的钢琴曲,常采用对原有的民间曲调进行改编的方式。虽然他们在编配时采用了西方音乐的和声体系,但不难看出,作曲家们己试图将中国传统音乐的旋律与欧洲多声音乐的某些原理相结合。二、“山歌社”的成立及其成果民歌钢琴伴奏的和声、复调、织体等必须与民歌的风格一致,但是由于五四

3、运动以后,我国按照西方模式兴办的各音乐院校虽多设有国乐课程,作曲专业课堂上却只传授西方的作曲技法,所以师生们对民歌的编配没有任何经验,而且当时战火纷飞,远在西南内陆的国立音乐学院接触不到外界的信息,虽然赵元任曾于1921-1924年旅居美国期间在为民歌配置和声上做了一些民族化的尝试,编配了多首精美的民歌伴奏,但因为没有在国内发表而鲜为人知,因此,师生们只能按民歌的特点,凭着自己的音乐感觉一点一滴的从头摸索,这反而促成了他们在创作风格上的不拘一格,1946年油印出版的《中国民歌选》(五线谱、附钢琴伴奏)中,没有一首完全恪守西方和声规则的条条框框,不少作品突破了大小调式的局限,从民歌

4、自身的调式与特色屮去发掘新的和声语言及和弦结构:或避免传统和声典型的终止式,或在传统和弦中增加色彩性附加音,或根据民歌的音调特色用临时变化音……这些手法的运用均取得了非常民族化、非常新颖的效果,并被广泛运用于后来的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创作中。三、民歌改编钢琴作品的涌现1947年,桑桐创作的钢琴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也是采用民歌主题音调而作的,作品基本上保留原曲旋律的骨架,并进行了大胆的扩大与发展。其和声采用无调性的现代作曲技法,成为屮国国内音乐创作史上最早的先锋派作品,为中国钢琴曲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1948年春,丁善德在法国所作的《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是我国第一首以中国民歌为主题

5、的变奏曲。乐曲简洁、干净、精致,富有诗意,具有非常强烈的色彩效果。民歌改编钢琴作品也开始逐渐增多。1952年,陆华柏编写了《中国民歌钢琴小曲集》,可算是一位较早地将民歌改编为钢琴作品并编辑成册的作曲家了。同年,桑桐创作了《内蒙民歌主题小曲七首》,作曲家以自然调式为基础,结合复合和声进行处理,每一首小曲都采用一首或两首民歌基调,表达了内蒙人民丰富、深沉的思想感情。这一作品在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联欢节”的作曲比赛中获得了铜奖,成为中国钢琴家们的保留节目和钢琴作曲课中的规范性教材。桑桐曾说,“此曲是为了‘探索对民歌的比较单纯’朴实的手法的处理,犹如巴托克的《为孩子们》一

6、类的钢琴作品。”四、民歌改编钢琴作品的繁荣与发展各音乐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科的钢琴师生们也成了民歌钢琴作品创作的生力军,他们纷纷编写以屮国民族音调为主的教材,1958年,屮央音乐学院的“科学研究工作选题”中就冇“中国调式音阶的钢琴练习曲的编写”、“初学钢琴的民族化教本的编写”两项内容。至60年代,屮央咅乐学院附中、附小和上海音乐学院附小的钢琴教材中,民歌钢琴小曲均占一定的比例。纵观民歌改编钢琴作品的历史道路,自1913年第一首中国钢琴曲诞生以来,将近一个世纪里,中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为使中国风格的钢琴曲这一形式在屮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进行了大量有益的试验和探索,将民

7、歌改编为钢琴曲即是他们的“试验场”之一。这些民歌改编钢琴作品为之后的中国钢琴曲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归根结底反映出中国儒家“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思想,即中国人对于外来事物既不是排斥在外,也不是全盘吸收,而是在稍稍熟悉之后就设法将其融入自己的体系中,这似乎是几千年前就有的天性。也正是有了这种思想,我们xl*会发展,才会进步。今天,民歌改编钢琴作品对于作曲理论研究和中国钢琴曲的演奏教学仍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