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改后我国出口企业防范外汇风险对策研究

人民币汇改后我国出口企业防范外汇风险对策研究

ID:27394094

大小:6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3

人民币汇改后我国出口企业防范外汇风险对策研究_第1页
人民币汇改后我国出口企业防范外汇风险对策研究_第2页
人民币汇改后我国出口企业防范外汇风险对策研究_第3页
人民币汇改后我国出口企业防范外汇风险对策研究_第4页
人民币汇改后我国出口企业防范外汇风险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民币汇改后我国出口企业防范外汇风险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民币汇改后我国出口企业防范外汇风险对策研究  一、人民币汇改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汇率体制的改革将使得企业的对外贸易长期暴露在外汇风险之中。汇率制度从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的转变,必然使得人民币无法保持原有的固定汇率,而在一定范围内产生波动,企业对外支付结算时,由于交割日汇率的变动而产生了不确定性,使得企业的汇率风险急剧变大。随着企业外汇变动幅度的逐步放开,相信这种波动一定会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所需面对的主要风险之一。  人民币升值使得企业利润急剧降低。根据斯密的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我

2、国出口企业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大于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从统计资料看,我国出口的产品多属于原材料及初等加工产品附加值很低。全球经济从2005年开始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而中国的通货膨胀则有愈演愈烈之势。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生产资料成本的快速上涨无时无刻不在吞噬着出口企业的利润。然而由于国际市场以美元计价的产品占绝大多数,因此出口企业提价的空间受到了极大的约束,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  具体来说,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传导:  首先,人民币升值将引起出口商品单位价格的变化

3、。当人民币对某种货币汇率提高时,出口价格提高;反之,则出口价格降低。例如,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以美元结算的那部分出口商品价格就提高了;人民币对欧元贬值,以欧元结算的那部分进口商品的价格就降低了。  其次,出口商品单位价格的提高导致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有可能引起国外需求的减弱,进而引起出口数量的减少。出口商品价格的提高和出口数量的下降将反应到出口额这一指标上,如果出口商品价格提升的幅度小于出口数量减少的幅度,则出口额及增速将下降。  第三,在影响出口商品单价和出口数量的基础上,人民币升值可能进一步引致出

4、口企业竞争力及承受力下降,导致企业相关指标不断恶化,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企业每美元出口成本及出口产品销售利润率是较好衡量这一传导过程的指标。一方面,每美元出口成本是企业进行出口盈亏平衡分析的重要指标,可以反应出口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承受能力。企业每美元出口成本与结算汇率之间的差额不断缩小,意味着企业利润空间的不断缩减,企业承受汇率升值的能力下降;反之,则意味着企业利润空间的扩大,企业承受能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出口产品销售利润率则更直观地反应了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出口利润空间的挤压情况,衡量了人民

5、币升值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影响程度。  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是我国外贸出口大省,是全国第三大纺织服装出口省份,据江苏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的调查数据显示,汇改以来(即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下同),人民币汇率变化使江苏纺织服装出口商品的总体价格提高了10.79%,其中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使江苏纺织服装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升9.8%。纺织服装出口增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05年江苏纺织服装产业出口1539.93亿元,同比增长24.8%;2006年江苏纺织服装产业出口1750.53亿元,同比增长13.7%

6、;2007年江苏纺织服装产业出口1924.28%,同比仅增长9.9%;2008年1-6月纺织服装产业出口932.27亿元,同比仅增长11.0%。纺织产品销售利润从2006年的2.64%下降到2007年的1.22%,2008年1-6月进一步下降至0.42%。  二、外汇避险手段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在浮动汇率制下,微观主体的汇率避险能力不仅直接影响其经营和财务状况,而且将对货币政策的实施以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努力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不断深入,充分利用汇率避险工具可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

7、力,有效回避当前的汇率风险。  (一)外汇避险手段分类  1、内生性非衍生手段  所谓内生性避险手段,是指企业为规避汇率波动的损失或从中收益,利用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对其生产经营过程和资产负债结构实施调整的活动。这些手段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包括价格转移、改变结算货币和调整进出口比例等在内的直接避险手段,一类是通过境内银行贸易融资和境外贸易信贷等的融资套期避险手段。  2、汇率衍生金融工具  目前,汇率衍生金融工具可归纳为期权和期货、远期协议、汇率互换四种,其他各种衍生产品不外是这四种基本衍生产品的

8、变化、叠加、组合而产生的再衍生产品或组合衍生产品。  (二)我国汇率衍生产品的发展现状  从1997年起,中国银行首家获批试点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经2003年和2004年两次扩大试点,到2005年8月,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先后获准开办此项业务。  此后,受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影响,汇率衍生产品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据中国银监会披露,2007年上半年,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合约名义本金额折合为107亿美元,日均成交0.9亿美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