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战略 柯达与富士之争

竞争战略 柯达与富士之争

ID:27397836

大小:331.3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2

竞争战略 柯达与富士之争_第1页
竞争战略 柯达与富士之争_第2页
竞争战略 柯达与富士之争_第3页
竞争战略 柯达与富士之争_第4页
竞争战略 柯达与富士之争_第5页
资源描述:

《竞争战略 柯达与富士之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柯达VS富士1营销理论市场领导者和市场挑战者的竞争战略企业成长战略市场定位政府公关、危机公关2柯达简介伊士曼柯达公司(以下简称:柯达)由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始创于1880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业务领域:摄影、医疗影像、商业影像、元器件、显示器公司2002年的全球营业额达128亿美元,柯达全球员工总数约为七万人,几乎向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销售种类众多的影像产品。3富士简介富士胶片株式会社(以下简称:富士)自1934年创建。2004年3月合并报表的销售额为25,603亿日元,员工72,624名。富士以照相和影像系统为首,涉及制版印刷、医疗图像诊断、记录媒体、办公室图像信息。自公司创立以来,在

2、"质量第一"思想的指导下得到了用户的极大信赖,产品在日本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绝对优势。4投之以“李”报之以“桃”侧翼攻击:富士导入和改进了35毫米的照相机、摄象机和只用一小时就可完成的快速冲洗胶卷工作室。正面攻击:富士在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夏季奥运会奥运会,给了柯达以重创阵地防御:“照搬术”——柯达激烈地反击反击防御:柯达出资赞助参加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日本代表团,以报1984年洛杉矶蒙羞之仇。598协议柯达一锤定乾坤柯达与7家感光企业中的6家进行合资合作(乐凯除外),共投资12亿美元。中方则承诺,在协议签订的3年时间内(2001年底之前),不批准另外一家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感光材料行业6低

3、价倾销富士捅到马蜂窝富士允诺“我们不会在知情的情况下走私”,拒签联合承诺;富士胶卷铤而走险低价倾销7数码冲印柯达富士锱铢必较富士王牌武器--“魔术手”柯达“数码冲印平民化柯达广撒“英雄帖”柯达异业结盟富士针锋相对8牵手乐凯欲以垄断狙击富士2003年10月29日,柯达以约1亿美元现金,另加其他资产,收购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唯一一家生产胶片的国内企业)20%的股份。有了与乐凯合作,等于与政府的关系又进了一步。9硝烟再起数码市场富士再次发力中国数码市场:在苏州建立了全球第三家数码相机等生产基地,在河北省成立了生产PS版印刷的合资公司,2004年3月,富士胶片(中国)投资公司正式宣告进入福建市场

4、.战略转型柯达全力冲刺数码市场:进行业务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大数码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柯达依托强大的技术优势,着力加强数码产品的生产与研发力度;加大了收购公司的力度。10重生之路柯达和富士胶片,两大全球竞争对手先后转型,并都宣传转型完成。技术创造一个行业,同时也无情地进行淘汰,曾经的辉煌,有可能变成沉重的包袱。数码浪潮到来,富士胶片中国总裁横田孝二说:这就好像钢铁公司突然被告知,新的材料已经研制出来,世界上再也不需要钢铁了,企业等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其实挺震撼的,富士70多年来的主营业务就这样开始迅速萎缩。企业时刻需要一种危机感来鞭策自身的不断创新和前进,这是在整个向数码时代转型的过程中

5、,富士交了很大一笔的学费才学习到的经验和教训。柯达转型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从2004年起,柯达在全球裁员逾2万人,重组费用投入超过30亿美元。11转型动态柯达公司富士公司·中国仍是新柯达版图上最重要的战略市场·富士胶片掷3.5亿抢占中国印刷市场·乐凯与柯达分手矛盾加剧·富士数码相机将全部“中国造”·柯达亿元“撤出”乐凯,对双方是种“解脱”·原材料大幅涨价柯达富士胶卷最高涨价2成·柯达黯然退出乐凯股改最大障碍消除·富士收缩传统胶片业务将全球裁员5000人·柯达否认叶莺离职新总裁拒评收购传言·继柯达之后富士胶卷25年来首次涨价·柯达四年痛苦转型宣布完成·日本富士公司涉嫌向我国市场大肆走私感光材料·柯

6、达黯然别离百年奥运“TOP方阵”·富士换标:一个影像帝国的再生12换标行动13谁笑到最后此时的富士早已超越柯达,顺利完成了数码化转型,销售额几乎是柯达的两倍,成为一个以影像、信息、文件处理三大业务为核心的多元化公司,在医疗影像/生命科学、文件处理、印刷、高性能材料(平板液晶显示材料、半导体电子材料、民用及工业用油墨)和光学元器件等领域均处于主导地位,而传统胶片业务只占总业务的6%。但,新一轮的竞争才刚刚开始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