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及毕业设计答辩稿

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及毕业设计答辩稿

ID:27399097

大小:255.5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01

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及毕业设计答辩稿_第1页
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及毕业设计答辩稿_第2页
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及毕业设计答辩稿_第3页
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及毕业设计答辩稿_第4页
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及毕业设计答辩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及毕业设计答辩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图书馆管理系统说明: 1.需本答辩稿配套的程序及论文,可以访问www.jsjfw.net下载2.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联系作者本人QQ:513681372开发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必然被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系统所取代。使用计算机对图书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所以开发图书管理系统对管理员和读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该选题正是出于此因素而产生。系统目标针对各大中专院校的图书管理现状,设计出适合一般学校的计算机辅助图书管理系统。实

2、现对图书基本信息、读者基本信息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完成借书和还书有关信息的记录、修改、查询、删除等一系列任务的计算机管理与实现.。用户需求分析本系统的具体功能及其操作流程,是实际调研所得到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用性,管理人员的负担.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权衡了现有的各种数据库及其开发过程中的优缺点,我们选用了VB6.0这一专业化的面向对象的客户/服务器前台应用开发工具。系统功能分析本系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图书管理部分:包括图书信息管理和类别管理,其功能是实现对各部分数据内容进行添加、修改、查询等操作。二、借阅管理部分:包括借书管理和还书管理,其功能是实现对各部分数据内容的添加和查询

3、等操作。三、读者管理部分:包括读者信息管理和读者类别管理,其功能是实现对各部分数据内容的添加和修改等操作。系统管理部分:包括修改系统用户密码和增加新用户两项功能。运行环境硬件环境:Pentium或更高档微机,笔记本电脑;运行时内存要求:2MB;安装所需硬盘:5MB;打印机:可选软件环境:中文Windows98/2000/me/xp;英文Windows98/2000/me;总体设计处理流程1、系统启动时,激活身份验证模块;2、通过身份验证之后,对系统初始化;根据系统配置文件将数据库导如,并设置个全局变量;3、系统进入消息循环状态,通过事件驱动机制激活个功能模块,并执行制定模块;4、各项功能执

4、行完毕后重新进入消息循环状态。总体结构和模块外部设计模块划分实现登录功能,用户分管理员和一般用户,根据选择身份,输入不同有密码进入,只有管理员才有权修改资料,一般用户只能浏览。实现图书管理功能,以管理员进入可实现三个功能,借阅,归还,管理。实现读者管理功能,显示全部读者的基本资料和借阅情况,并配有一定控键,实现查找,删除,添加,修改,刷新等功能。实现图书和读者管理的报表打印的功能。模块功能分析图书管理部分:包括图书信息管理和类别管理,其功能是实现对各部分数据内容进行添加、修改、查询等操作。各管理部分的明细如下:(1)图书信息管理:包括图书信息的添加、图书信息的修改、图书信息的查询和图书的信

5、息删除4部分。其中,图书信息包括图书编号、书名、图书类别、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登记日期以及是否已被借出。模块功能分析借阅管理部分:包括借书管理和还书管理,其功能是实现对各部分数据内容的添加和查询等操作。各管理部分的明细如下:(1)借书管理:包括添加借书信息和查询借书信息2部分功能。其中,借阅信息包括借阅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出借日期和还书日期。(2)还书管理:实现添加还书信息功能。其中,还书信息与借阅信息部分明细相同。模块功能分析读者管理部分:包括读者信息管理和读者类别管理,其功能是实现对各部分数据内容的添加和修改、删除等操作。各管理部分的明细如下:(1)读者信

6、息管理:包括读者信的添加、读者信息的修改、读者信息的查询和读者信息的删除4部分功能。其中,读者信息包括读者姓名、读者编号、性别、读者类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登记日期和已借书数量。系统登陆界面更多界面,请参见源程序结论通过几月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系统编码完成。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以前学习感到很抽象的课程,如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等变得清晰起来。感觉到这几门理论课程的重要性。以前做一些应用的系统开发,随意性大,想到那里做到那里,没有统一的规划,一旦系统成型,出现错误返工修改工作量大,最终的系统可靠性不高。另外一直以来,进行程序设计均采用结构化开发方法,对系统的全貌

7、难以在开发前看到,导致实现的系统不满足需求。致谢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教师——****老师,史先俊老师有问必答敬业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促使我发奋学习。其次,我要感谢*****老师,他不顾自己工作的繁忙,帮我解决了许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我确定了论文题目,并把他以往总结的编程经验无私的教会了我。我还要感谢*****的领导和老师们,他们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各位老师和同学本着严谨的作风、求实的态度给予了我许多帮助,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