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与地貌格局

大地构造与地貌格局

ID:27419761

大小:7.00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8-12-02

大地构造与地貌格局_第1页
大地构造与地貌格局_第2页
大地构造与地貌格局_第3页
大地构造与地貌格局_第4页
大地构造与地貌格局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地构造与地貌格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中国地理格局及其演变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大气环流城乡格局构造运动地貌格局东北季风区水热格局土地利用中国地理区位东部沿海带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区镶嵌或交织中部带西部带自然经济三大阶梯土地利用与覆盖景观地带性景观演变三大自然区域三大经济地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隆起关键词第一节大地构造与地貌格局一、大地构造中国大地构造格局的显著特点线性构造密集的地带地壳活动强烈,线性构造不发育的地区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主要地貌单元的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边界与主要构造线吻合,且具有一定的几何形态。松辽、塔里木、柴达木、鄂尔多斯、四川盆地等都是不甚发育的相对稳定地块二、地势二、地势中国地势

2、的最显著特点地势较高、高差明显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地貌为山原、巨大的高原、盆地与近东西走向的山脉相间。平均海拔4500m,海拔高度在5000-6000山脉主要有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上、念青唐古拉山。高原南侧是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系,北侧是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东侧是龙门山、岷山和横断山脉等第二级阶梯位于青藏高原外缘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之间,主要由高原和大盆地组成。构造上为中幅度升降交错,一般情况下盆地相对下降,山地、高原相对抬升。自青藏高原向北依次分布着塔里木盆地、西北最高的的山体天山、准格尔盆地。高原东北

3、侧是河西走廊和阿拉善高原。龙门山和横断山脉以东是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以及四川盆地。第三极阶梯为我国东部地区的广大平原与丘陵。构造上以沉降为主,局部略微隆起。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为江南丘陵为主。山地主要是北北东走向的长白山、千山、鲁中山地以及浙闽沿海的仙霞岭、武夷山、戴云山等大陆架位于沿海丘陵山地的外侧,实际上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部分。水深不超过200m,宽度一般为400-600km大陆架边缘,除了属于西太平洋岛弧的台湾岛上矗立的山地之外,均为陡急的斜坡落入深海盆地地势的地理意义河流区域巨大的地势高差形成显著的垂直带谱与景观空间递

4、变。青藏高原地区:形成特殊的高原季风环流,使得西北干旱化,东部大陆性季风显著,三大自然去差异加大。横断山区:南北走向山脉阻隔了东西向交通,形成南北向交通效应。西北区:高山冰雪资源与山前绿洲呼应,是干旱区水资源的重要来源。我国雨带基本上与干流相平行,当雨带移至或停滞于某一流域时,流域水量迅速增加形成洪峰,雨带过境后全流域同时减少流量,增加了河川径流年内分配的集中程度,使我国季风区域的河流更明显地反映了大陆性河流水文动态的特点。在地势呈阶梯状急剧下降的地段,水力资源丰富,适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梯级开发。我国江河大都发源于第一、二级地形阶梯上,自西向东奔流,加强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三、地

5、貌组合三、地貌组合中国地貌的类型,按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五大类型,其中以山地和高原的面积最广,盆地、丘陵和平原所占的比例都较小。中国主要地貌类型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地貌类型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占全国面积/%3326191210因此,山地和高原是构成我国地貌基本轮廓的主体,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系构成了巨地貌轮廓的基本骨架,控制着盆地、平原与丘陵空间分布的形式。山脉南北向山脉:自北而南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以及著名的横断山等。北东向山脉:主要分布在东部,自西向东分为:西列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等;东列北起长白山,经千山、鲁中低山丘陵到武夷山;外列分布在

6、大陆外侧的台湾岛上,玉山海拔3952m,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东西向山脉南列为喜马拉雅山和南岭,大致位于北纬25°~26°之间.南岭虽然山体比较破碎零散,海拔高度也不大,但它不仅是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而且也是华中与华南的分界,同样具有地理上的重要意义。北西向山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半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东西向山脉中列是昆仑山、秦岭、淮阳山,大致位于北纬33°~35°之间。秦岭是黄河与长江、淮河之间的分水岭,更是区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东西向山脉北列是天山和阴山,大致展布于北纬40°~43°之间。阴山构成了内蒙古高

7、原的边缘。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面积最大海拔最高气候寒冷有冰川分布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开阔地形起伏和缓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梁峁遍布云贵高原峰岭众多地面崎岖岩溶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大沼泽分布广华北平原地面地平,地面坡降很小地上河与河间洼地相间分布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地平湖泊密布河渠稠密水田连片鱼米之乡丘陵东南丘陵江南丘陵浙闽丘陵分布红色砂岩和砺岩分布花岗岩和流纹岩山东丘陵由花岗岩和变质岩组成辽东丘陵由花岗岩和变质岩组成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