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

115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

ID:27420340

大小:376.4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3

115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_第1页
115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_第2页
115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_第3页
115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_第4页
115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115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1、5机械效率(第二课时)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实验目的】1.学习安装滑轮组。2.学习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1、实验原理:2、要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3、实验器材:实验器材:单滑轮组、双滑轮组、铁架台、细线、钩码,还要、等4、实验注意点:采用向上拉弹簧秤,在实验中,应该如何拉动弹簧测力计?应该方向上做运动5、影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因素有哪些?动滑轮重力、滑轮与绳子间摩擦、绳子重、被提升物的重力6、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1)有用功一定,减少额外功。具体

2、做法(2)额外功一定,增加有用功。具体做法1、结论(1)、对于同一滑轮组,额外功一定,所加重物越_,机械效率越高。(额外功一定,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2)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有用功一定),动滑轮个数越多越,越_,但机械效率越。(动滑轮个数越多,越多)(3)根据的关系选择实验所用的滑轮组.8、如实验中缺少刻度尺,能否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同步训练】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M—滑轮组进行实验探究,得到了下表中的数据物理量123钩码重G(N)468钩码上

3、升高度h(m)0.10.10.1绳端拉力E(N)1.82.43.0绳端移动距离S(m)0.30.30.3机械效率1174%83%(1)将表屮数据补充完整。(2)请在方框屮M出进行第一次实验的装置阁(每个钩码重2N).(3)分析比较表中的数裾,你认为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3、小明在“测沿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屮,用如阁1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S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A/cm测力计的示数A/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1632.59数据如卜表:77/7/阁1\\\\\阁2

4、2652.5173682.524(1)分析表屮数据,回答以下问题: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②第3次实验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冗关。(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阁2所示。①小红多使川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序擦,它们的机械效率(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弹簧测力汁4.小明测沿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过程如阁所示。小明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时,的示数如阁丁所示。(1)根裾上而

5、的墨验数裾,计算^•轮组做的有胃功、总功和机械效率(写出计算步骤)。(2)若增加提升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填“增大”、“不变”或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离度九/m有用功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总功.W&/J机械效率7120.10.20.90.30.2774.1%240.10.41.60.3■0.4883.3%340.11.10.50.556、某次实验裝置分别如罔中的叩、乙、丙所示.“减小”)。影响该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还有。(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沦:使用同样的滑

6、轮组,提起的钩码越東,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2)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J,机械效率是。(1)第3次实验屮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1重增人,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大小有关.(2)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额外功(选填“增大”减小”).7、小芳M学设计了一个高度可调甘的斜面来探究斜面的省力情况、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她首先测出小车重,然P川弹簧测力计沿斜拉动小车,调节斜面倾斜角

7、〃的人小多次测量,得到K表所示的数据:斜面小车重斜面高斜而长拉力有用功总功机械效倾斜〃6/Nh/mS/m例n/jr总/J率7712°50.212.12.148%30°50.513.62.569%45°50.714.33.54.3(1)请你替小芳在上表屮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裾。,斜面越省力,⑵分析上表屮的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足:斜面倾斜角〃越.斜面的机械效率越。⑶实验过程中拉力的方向应与斜iM。(2)若想探究斜而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叉系,则耍保特_不变,斜而的光滑程度不变,只改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我

8、们称之为法。钩码总重G(N)钩码上升高度A(m)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20.050.40.15J,人8、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图13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裾。(1)由表中数据可计算!11,滑轮组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做的总功为_J。(2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是(3)在该次实验屮,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为结合测力计放大图,可知小强的错误是9、阁为测没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