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二必修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4高二必修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ID:27427354

大小:692.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3

2014高二必修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14高二必修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14高二必修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14高二必修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14高二必修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高二必修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次月考试卷第I卷(选择题)注意事项:1.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若埔田时qn由2.答卷前,筚;學哮毕的培旱I。3.考试结束后,只交第二卷。—、选择题(共50分)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此据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1-4题。1.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A.都足平原地区B.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

2、区C.都位于入海门处D.土壤都比较肥沃2.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耍种棺水稻。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耍种棺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D.K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两部适宜发展畜牧业。3.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较丰富的石汕等矿产资源B.是我国的重化丄业基地C.是全国最大侨乡所在地D.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屮枢,乂足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4

3、.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ft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人规模的迁移,为长江屮下游平原的水稲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D.在农业生产走叫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屮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T•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5.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

4、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北方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B.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泻和屋内通风纳凉C.連同等則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木比南方高——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D.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人——北方地区地广人稀6.有关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的具体事例,正确的是()①用GPS确汄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②用GPS了解各人城市的天气③用遥感技术佔测平北小麦受早灾影响ifti积④用遥感技氺统计春运期间的客流MA.①

5、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据此回答7〜9题。7.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草原、荒漠为主的椬被B.人类活动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D.气候变异8.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人口和农田规模。但由于灌溉措施不当,在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荒漠化

6、现象是()A.水上流失B.土地沙化C.裸岩D.次生盐溃化9、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其关键是缺水,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行之有效的是()A.启动“南水北调”两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U*肃和新驰B.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景,使塔里木河水景增加C.限制备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SD.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湿地与森林、海洋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它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

7、。据此分析10—11题:10.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①纳木错②滩涂③黄河④渤海⑤水稻昍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11.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B.开发的成本太高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12.该植被最有可能是读"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12~13题A.草原B.苔原C.硬•林D.针叶林13•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B.同体废弃物污染C.土地荒漠

8、化D.臭氧层破坏目前,全球的热帯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据此完成14〜16题。14、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A.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B.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C.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D.幵辟大型农牧场15、巴西政府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流域计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是()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②移民亚马孙平原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④接纳海外移民,开发亚马孙平原八.①②③B.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