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江苏专转本语文文学常识详解

2014江苏专转本语文文学常识详解

ID:27427574

大小:177.2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03

2014江苏专转本语文文学常识详解_第1页
2014江苏专转本语文文学常识详解_第2页
2014江苏专转本语文文学常识详解_第3页
2014江苏专转本语文文学常识详解_第4页
2014江苏专转本语文文学常识详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江苏专转本语文文学常识详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先秦包含了春秋战国时代。现实主义:诗经(西周至春秋中期),305篇一开端、汉乐府、杜甫、新乐府运动、红楼梦浪漫主义:离骚(战国时期)屈原一开端、李白、西游记、牡丹亭、己亥杂诗音乐性质:风:民间地方;雅:官方正统;颂:宗教祭祀表现手法:赋、比、兴(欲言此物,先言他物)风雅颂赋比兴一一诗六义儒家经典:“叫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一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总集,《礼》、《易》、《春秋》(鲁国,编年体)----除《诗》外都是散文司

2、马光效仿《左传》(编年体、以年代为依据)的写法,创作了《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孔子、孟子荀子一儒家学派,积极、入世老子(李耳《道德经》)、庄子(名周)、列子一道家学派,消极、出世历史散文:《左传》《春秋》编年体;《吕氏春秋》,吕不韦,杂家,诸子散文。《M语》(左丘明)、《战国策》(刘向)国别体叙事、记录言行事件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楚辞》两汉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诗经h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两汉魏晋南北朝贾谊:《过秦论》(政论文)《吊屈原赋》(汉赋作品)《论积贮疏》也是其代表作。刘

3、安:被封为淮南王,《淮南子》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班固《东都赋》《西都赋》;张衡《东京赋》《西京赋》汉大赋的代表作。“京都大赋”,开封、洛PI1。枚乘(《七发》,汉赋正式形成的标志)汉代乐府:与《诗经》现实主义传统一致;又为唐代新乐府运动做了铺垫。汉代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新乐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三者都是现实主义传统汉乐府(最高峰)《孔雀东南飞》(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与北朝名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壁一再加上《秦妇吟》合称为乐府三绝;南朝名歌《西洲曲》曹操:建安文学(三曹:曹操、曹丕、

4、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场、刘桢)的开创人;建安风骨:慷慨悲凉。“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诗》蔡琰,字文姬,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悲愤诗》竹林七贤一一正始文学(放荡不羁);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嵇康一一《广陵散》;阮籍一一“青白眼”有五言诗八十四首:《咏怀诗》西晋左思的《三都赋》、南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诸葛亮的《山师表》、萧统的《昭明文选》;吴均的《文艺类家》李密的《陈情表》田园、山水派的发展东晋陶渊明田闶派鼻祖《桃花源诗》、《归田

5、园居》、《饮酒》南朝谢灵运山水派鼻祖《登池上楼》唐王维孟浩然田园山水派笔记小说(是古典小说的雏形):志怪一一干宝《搜神记》内有《干将莫邪》、《南柯太守传》志人一刘义庆《世说新语》内有《新亭对流》、《周处》四部文学理论:曹丕《典论.论文》(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刘勰《文心雕龙》(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钟嵘《诗品》、诗歌理论、陆机《文赋》一一共同构成了屮国文学的理论根基唐代初:初唐叫杰:王勃《滕王阁序》(律赋)、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咏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盛:田园山水:王维字摩诘,王维,意境深远,苏轼赞王维:“味摩

6、诘诗,诗屮有画,画屮有诗”《使至塞上》、《三居秋暝》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孟浩然《过故人庄》《春晓》边塞: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來,千树万树梨花开一一比喻、夸张,冬季雪景、王昌龄(七绝圣手)《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王之渙《登鹳雀楼》《凉州词》唐代绝句压卷之作顶峰:李白:浪漫主义顶峰,豪放飘逸《蜀道难》,《将进洒》《秋浦歌》近体诗杜甫:现实主义顶峰,沉郁顿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风格内敛、节奏音韵),《兵车行》《春望》,“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別》;“三

7、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贺知章:《回乡偶书》《咏柳》屮:元稹《莺莺传》、白居易(《氏恨歌》《琵琶行》)、韩愈、孟郊(与贾岛并称,《秋怀》《游子吟》)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弗万丈长”:字退之《师说》《马说》也世称韩昌黎,主张文章内容的充实,并“唯陈言之务去”晚:小李杜:李商隐、杜牧(字牧之,《阿房宫赋》《泊秦淮》)诗屮1李:李白、李商隐、李贺古体诗、近体诗的辨析1唐代为界,唐代之前所有诗歌均为古体诗。一一看作品作家是否是唐代之前。2唐代诗歌对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对偶进行严格规定,符合规定的看作近体诗

8、(格律诗,分绝句和律诗),不符合规定的仍然看作古体诗(“古风”或“歌行体”)。唐代诗歌古今并存现象。3标题含有“歌、行、弓I、吟、弄、操、曲、叹、怨”一一古风的基本标志;特例:《秋浦歌》(五绝)初唐四杰反对南北朝华而不实的上官体诗风一一杜甫赞四杰“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韩柳唐代古文运动反对南北朝华而不实的stxxa崔颢《黄鹤楼》“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